不管杨恬年岁多大,只要进来沈家大门,就是长嫂,持小姑子的婚事名正言顺。 虽说沈瑞对于“冲喜”的说法向来不屑一顾,可眼见徐氏对丈夫的依赖,使得他不得不未雨绸缪。要不然等到沈沧谢世,谁晓得徐氏能不能过来。 徐氏听了一愣,随即摇头道:“太仓促了,恬姐儿今年才十二,杨家不会肯”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儿子想要试一试……”沈瑞低声道:“就是父亲心里,多半也是盼着吃一杯媳妇茶……” 以沈沧年纪,早当是儿孙堂,如今膝下却只有未成年的嗣子、嗣女。 提及丈夫,徐氏不免迟疑。 不过犹豫一会儿,她还是摇头道:“还是不妥当。婚姻是结两姓之好,不能因为了自家,就让杨家为难,那不是亲戚往来的道理……你的孝心,老爷与我都晓得,并不在这个上……” 沈瑞没有再说话,并没有死心。他也知此请不合规矩,这才犹豫了几,前两往杨家送节礼时也没有提及此事。不过眼下,他却是顾不得了。 早在晚饭前,徐氏就对众人说了,明要与沈沧出京,往西山庄子上休养 自八月九沈沧病养,徐氏与丈夫就形影不离。 在徐氏心照顾下,沈沧的气好了许多,徐氏的神看着也好,像是年轻了十几岁。越是如此,越是让人看着心惊。 徐氏虽开口驳了沈瑞所提,不过心里并不如面上那样平静。 要是杨家真的答应杨恬进门,那自然是好事,沈瑞以后也有人陪着,玉姐的亲事说不得也来得及。那样的话,她就再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可是嫁娶这样的大事,本当慎之又慎,那样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为了他们当老人的一时心安,让孩子们委屈,也不妥当…… 杨镇宅,正院。 亦是中秋家宴,不过同沈家相比,杨家要热闹的多。 杨镇除了继之外,还有妾侍数人,往都是没有坐的,今也在屏风外设了一席,让她们坐了。长子已经娶妇,长孙女都有了;嫡次子虽还未成家,不过也定下了亲事;剩下的就是几个年纪略小的庶子庶女。 庶长女生母早逝,打小养在嫡母身边,今年十来岁年纪,就是与杨大学生家有了口头婚约那位。 看着贤美妾,儿女成行,杨镇觉得再多的辛苦也值了。 不过待看到庶长女,杨镇想起沈沧前几的话:“三位阁老权势鼎盛,烈火油烹,锦上花已是无益;杨大学士为东老人,且与东有师生之名,后少不得登阁拜相,最宜为盟……” “准备几礼物,明我与你往金城坊走一遭……”杨镇想到这里,回头对子道。 杨镇有两个岳家,就有两个大内兄,因两下里都往来,每次提及就直接用坊名代替。住在金城坊的,正是杨太太的娘家兄弟。 杨太太有些意外,想了想道:“可是二姐儿记名之事?” 杨镇点点头,道:“就是此事,早定下来也两下安心……” 杨镇如今位列九卿,那边大舅爷却是不过是五品郎中,杨镇能求到那边的只有杨二姐之事。 虽说杨镇借着与沈家的关系,与杨大学士口头订了儿女婚约。不过同姓不婚,即便是“民不举、官不究”之事,可因两家都是官场人,为了防止小人作祟,自然有绝了后患才好。 杨镇本就与子商议了,等二姐儿及笄前,就在内兄那边记名。今想起沈沧的话,他觉得此事还是早做定夺为好。两家正式换了婚事,这事情才算是尘埃落定。 虽说自家这边不过是庶女,可到底是自己养大的,杨太太也有几分真心。加上要定亲的又是大学士府,就是娘家那边也跟着沾光,杨太太当然乐意促成此事,痛快道:“好,明我就随老爷过去……” 杨仲言坐在下首,听着父母说话,犹豫了一下道:“爹,儿子瞧着沈家大舅父神尚可,怎就至于如此了?再说,就算沈家大舅父不在,杨大学士就会翻脸不认人不成,爹可还在九卿高位上?” “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杨镇随口道,心里却并不轻松。 现下,他是在大理寺卿位上不假,可今年是“京察”之年,难保有人会盯上这大理寺卿之位。毕竟在外人看来,杨镇不过是依附沈家,与三阁老都不相于。 沈沧在时,沈沧与杨镇两人互为援手;沈沧一下来,杨镇不免显得“独木难支”。 幸好沈沧那边还有后手,沈家人脉并不如面上显得这样单薄。只是素沈杨两家关系再好,沈沧手中的人脉后手会留给弟弟与嗣子,却不会留给杨家来 想到这里,杨镇多少有些不自在,不过他并不是钻牛角尖之人,也知晓那是人之常情。换做是他,也是如此。 之所以将与杨廷和的联姻提到台前,也是为了给旁人看的,也能少些麻烦 以沈瑞的上进,与沈沧的后手,沈家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岌岌可危。 “没事你莫要与那些不着调的狐朋狗友鬼混,多去看看瑞哥儿。锦上花易,雪中送炭难。瑞哥儿是个有成算的孩子,你真心相,自有你的好处……”杨镇对次子代道。 “儿子自是真心的不能再真心,什么好处不好处的,谁想那些了……爹这样说,才是小瞧人……”杨仲言带了不忿道。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