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步,可因沈瑞是沈家未来之主,上下都比较重视,过来接送沈瑞的除了他随身的小厮长寿、长福外,还有沈家二总管。 见沈瑞出来,二总管便带了长寿、长福挤过来,将沈瑞簇拥而去。 马车在不远处等着,上面茶水吃食都准备好。 这里离沈宅并不远,沈瑞即便肚子里有些饿了,可看了于巴巴的点心也没有食,就吃了几口热茶。 出场前,听那个吏员提了下时辰,未正二刻(下午二点半),还不到申时 等沈瑞回到沈宅,三老爷已经在等着。 不过见沈瑞面带乏,三老爷就没有急着问他考生情形,而是叫他先回九如院更衣。 沈瑞更衣后,先去见了徐氏,随后就回到前边书房见三老爷。 沈瑞将时文默了一遍出来,三老爷看了不由颔首叫好。县试的时文题目本就浅显,沈瑞的时文当年却是沈理这个状元公手把手教导的,文章做的极为漂 “虽不能为案首,可前十无碍了。”三老爷放下手中文章,道。 虽说三老爷并没有应过童子试,可沈珞前几年是考过的。因大老爷、二老爷都是职官,就数三老爷清闲,所以沈珞应童子试时,都是三老爷跟着盯着,对于考题的难易倒是晓得。 沈瑞听了,只有无奈。 他原是惦记县试案首的,可知晓县试并不糊名后,就晓得机会渺茫。 京城勋贵子弟多,寄籍的官宦子弟也多,考官为了不得罪人,当不会让高官显宦人家的子弟做案首。 那样的话太着眼,其他没当上案首的勋贵官宦家说不得就要记仇了。 多半是书香门第人家的子弟做案首,旁人即便有不,可是也不好说什么 沈瑞现在倒是有些盼府试。 要说科举之路,会试时难度最大,除了四书五经的稔,经史子集涉猎,在时文上也不是花团锦簇就能过关的,还需要言之有物。 只有在童子试这里,对于县试、府试两层,考的都是四书五经与时文,到了院试时涉及其他经史。 府试开始“糊名”,要是府试过了,院试时则是直接取了,也能让人省心不少…… 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云路始(五) 一夜无话,次沈瑞歇了一,养足了神,二月十七依旧是丑初就起了 等到寅正(早上四点)到了大兴县衙外,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同昨相比,今不是“正场”,不过一应入场程序依旧按照昨情形。唯一的区别时,在大家进场前,就由衙役抬了告示牌出来,上面贴了红纸,红纸上写了“正场”前十考生的名字。 沈瑞在卷时,排在第二位,不过在今榜上排了第三。 沈瑞见状,松了一口气。 只要排在前十就好,再像昨似的小两百人挤在一处考试真是令人头疼。 再细看这十人名单,有几个都是悉的,昨与沈瑞一道“头牌”卷的四个同学都名列在上。 第一第二的名字倒是头一回听闻。 等到卯初,沈瑞随着队伍,进了考场。 早有吏员等着,引着红榜上的前十去了偏厅。 偏厅了摆了十套桌椅,五张桌子一排,总共摆了两排。正对着这些桌椅,有一行太师椅,中间用梅花几隔开。 桌子上按照沈瑞等人的名字,贴了每人的考号,大家按号入座。 沈瑞排在第三,就是头排正中间,距离左右桌子都有三尺空地,距离前面的太师椅却只有不到一丈距离。 吏员将大家引进来后就出去了,外头天才蒙蒙亮,屋子里还很幽暗。 不过考官还没来,考试还没开始,大家便也随意些。 一个山书院的学生道:“果不出所料,那个屠家子不在前十中,要不然成了同榜岂不羞煞个人?” 另一人道:“要是他在前十才令人诧异。不过听说偏远州县百姓不知学,县试、府试时常录不。父母官为了应付差事,只有报名的就全部录取……什么时候京城也那样,大家就省心了……” 虽说这些翰林子弟在同龄人中学问算是好的,可没有经过考试都不作数。即便是县试,没有出来结果前,大家还是会担心。 不过正场考入前十,通常后边名次就差不多不会变了。 不管今年大兴县录取儒童的数量是否有增减,排在前十的考生应都不会落榜。 说完这两句闲话,几个山书院的学生都望向第一与第二。 这两人并不是山书院的学生,那个排在第二的是昨第一个卷的少年,排在第一的穿着朴素,两人都是十六、七岁,气度儒雅有些相似。 这第一、第二两个少年似是相,在山书院学生聊天时,两人也在说话,话中也提及“书院”、“山长”这样的字眼。 山书院这边的五个考生中,除去沈瑞是十四之外,其他四人都是十二岁,都是正要强的岁数。加上家学渊源,父祖叔伯是翰林出身,便也惦记在科举上争个先。 眼见第一旁落,第二、第三也没挤上,大家便都有些不自在。 沈瑞还罢,到底是同窗,也是山书院出身,沈家书香传家不是寻常人家,可前面那两个小子,看着不过寻常人,怎么就占了先?要是真是才子,也不会熬到十六、七才开始应县试。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