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窗外黑的差不多,沈瑞便对青荷道:“天晚了不好去扰婶娘休息,劳烦姐姐回禀婶娘,明早饭后我再过去亲自道谢。” 青荷是三太太贴身近侍,自是晓得三太太话这么说,实际上要送的正主就是眼前这少年,越发客气,笑应了,回去复命。 冬喜将包裹打开,便见里面是两件簇新夹棉衣裳,一件平绒蝙蝠面的,一件素缎暗葫芦纹面,摸着都不厚,倒是正合适在屋子里穿,又正对年节。 “这衣裳倒是致,二哥快来比一比长短。”柳芽摸着衣服料子,道:“到底是侍郎府,家常衣裳都用这么好的料子。” 冬喜向来仔细,看了看衣裳袖口针脚,只觉得细密,绣的暗纹亦是浑然天成,道:“二哥,这倒是瞧不出是改过的。” 沈瑞点点头道:“婶娘既这么说,咱们就这样听着就是了,想来其他几位族兄那里,婶娘也都有馈赠。” 一夜无话,次就是年三十。 用了早饭,沈瑞换上那件平绒蝙蝠面夹棉新衣裳,想起一件事,吩咐冬喜预备荷包。 这荷包是连冬喜都有份的,冬喜倒是不好自专。 沈瑞想了想,道:“郝妈妈那里十两,剩下你们四个每人五两。” 冬喜闻言,忙道:“二哥,是不是赏了太多?二哥还不知在京城多久,手上银钱还是当省些花。 沈瑞摇摇头道:“就这样,难得来一次京城,你们手中也富裕些好。等过了初六,市面上的铺子开张,叫长寿领你们上街。” 他这里并不缺银钱,先前换的庄票就有几百两银子,又有沈举人给的金子,还有郭氏预备的一份。今头午沈理过来,又留了庄票给他。 冬喜见状,接着问道:“那使婆子与两个小丫头那里?要不要使人问问其他几位少爷那里的打赏?” 沈瑞想了想道:“不用费事,直接问问她们在二房这里月例是多少,按一个月月例赏就是。” 说到这里,想起沈琴、沈宝、沈琳这三个都不是富足的,沈瑞拍了拍脑门道:“这两忙的事情多,倒是忘了这一茬。一会儿你将碎银子拢一拢,分出些来,我去谢了三婶娘后,往各处送一些。” 冬喜闻言,笑道:“怕是不用二哥费心,大太太瞧着是个周全人,当不会忘了此处……” 话音未落,便见柳芽进来道:“大太太打发人来送东西。” 来的不是吴妈妈,是另一位周妈妈,也是徐氏身边得用人。 她身后跟着两个小婢,一人手中托着一个托盘。 周妈妈笑着说道:“这是我们太太使针线上的新衣,因匆忙,只有两套。我们太太说了,请诸位少爷们先穿着,等过些子再补。还有这里,是五十两银子两贯新钱,给瑞少爷零花使,其他少爷也是一样的。” 郝妈妈接了,少不得又递上荷包,亲送了出去。 冬喜看着那两套新衣裳,迟疑道:“二哥用不用换衣裳?” 沈瑞摇头道:“今就这么穿,明再换那个。” 虽说三太太是长辈,可沈瑞不白收东西,向来习惯“礼尚往来”,便使冬喜寻了回礼包好,主仆两人一道去了三房。 三老爷、三太太夫妇两个,昨晚便听了青荷传话,用了早饭,就依旧留在屋子等沈瑞来访。 这道谢还罢,实没想到沈瑞会预备“回礼”,而且又合了两人心意。 三老爷所得,是一幅唐寅所绘美人图。 是之前何泰之分给沈瑞的,沈瑞因昨听三老爷画美人图,就想到这幅画。虽说有几分舍不得,可想想凭着沈宝与祝允明的关系,以后自己去吴县四大才子跟前求字画也有了渊源,便也忍痛了。 三太太这里,则是一块歙砚,是沈瑞在松江淘换到的。不过因太小巧,更适合闺中用,便也只做个收藏。这次进京,除了金银等物,沈瑞所收集的这些文玩雅物不放心留在家里,都带了上路。 去年唐寅虽落第,可其才名在京城也颇有传扬,又是祝允明好友,三老爷自然也是晓得其名。 见了这幅美人图,三老爷便如珍似宝,有些舍不得移开眼。 待看了题记,晓得其绘者是去年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唐解元,三老爷不由叹道:“只从这幅画就能瞧出唐解元才名名副实归。可怜友不当,白白地折了功名。” 说到这里,三老爷肃容对沈瑞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不过也有唐解元自己行事猖狂、放不检的缘故。前人之鉴后事之师,瑞哥当引以为鉴,宁可少友,不可损友;行事当谨慎本分,即便得意处亦不可张扬太过。” 沈瑞站起听了,道:“侄儿谨遵润三叔教诲。” 三老爷为幼弟,早先虽有个侄子在,有两个兄长在前,也轮不到他来教诲。眼见沈瑞乖巧听话,三老爷心中生出几分喜,摆摆手叫沈瑞坐了,侧过身去看三太太手中砚台。 三太太见状,就将砚台递过来。 三老爷接了,把玩了一会儿,道:“砚料一般,雕工平平,也这样式还算是巧难得。” 三太太闻言,忍不住白了丈夫一眼,从三老爷手中手中了砚台过去,抿嘴一笑:“不管老爷怎说,反正瑞哥这份礼,是送到我心坎上了。婶娘很是喜。”后一句,是对沈瑞说得。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