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除夕那,积香厨预备的不是平素的白菜豆腐,还真的准备香味俱全的年夜饭,竹院这里还单独送了一席。虽是素席,可四碟四碗,看着也很是使人垂涎滴。 沈瑞吃了半个月的斋饭,即便有点心做加餐,可到底抵不了正经饭菜。如今美味在前,他自是忍不住只咽口水。 在这些菜肴中,有一道“素八珍”,是用八中素食材,用瓦罐闷烧而成,香味扑鼻,竟有几分“佛跳墙”的味道。 席面就摆在竹舍中厅,王守仁上座,吩咐沈瑞、五宣左右坐了。王守仁这个人,有的时候极为讲究规矩,可多是自律,要求自己做到如何如何,这些子也开始有些挑剔沈瑞的言行举止,可他从来不依尊卑人。对待五宣,没有刻意抬举,可也不像旁人似的驽下以宽以严。据沈瑞看着,王守仁不像是将五宣视为奴仆,反而更像是当成佣工似的,只要五宣达成他的要求,其他的事就不管。 王守仁虽没有时说什么“人人平等”的话,待人接物却有这些意思。在这西林禅院中,不管是对住持,还是对小沙弥,他都温文有礼,不以对方的身份不同区别对待。 难道,这就是圣人的潜质? 面对这样的王守仁,沈瑞即便是来自五百年后,也不由自惭形愧,对自己的要求也严厉起来…… 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 早二月,白玉兰已经在枝头待放。站在小昆山脚下,沈瑞的心中有些兴奋,又有些茫然。兴奋的是,终于要走出去,见识这个大明世界;茫然的是眼前空的,除了眼前这几个人,甚也没有,车呢,马呢? 出门百里需要路引,众人的路引前些子就办好了。 出门的行李,五宣没出十五就开始张罗。 少林寺在开封,距离松江一千八百里之遥,不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单程都要一个多月。如此一来,即便在少林寺逗留的时间不长,往返最少也需要三、四个月。沈瑞本以为就算五宣收拾的东西少,也得一、两口箱子,没想到却是出乎意料的简洁。 洪善禅师那里不知道如何,只沈瑞他们三个这里,每人除了身上衣服外,只收拾两套中衣,一套夹衣,一双鞋子,还有几贴膏药,两小瓶药丸。这些东西得紧紧的,做成背囊,由五志背了。 王守仁虽没有背囊,却有一条分量不菲的带,是五宣专门制的,里面围了一圈拇指长短的金叶子,看着不过是寻常带稍厚些,却进去三十两金叶子,半两一枚的银叶子也有六十枚。这样的带,沈瑞身上也有一条,只有十枚银叶子。不仔细摸,本就觉不出来。 除了王守仁与沈瑞带里藏的金银,外头五宣带着的褡裢荷包里也有金银,至于铜钱,拢共带了百余枚。 如今市面上金价最高,一两金兑十三两银子;一两银子兑七百文钱。沈瑞还是头一回见到弘治通宝,这个比永乐通宝要重,一文钱一钱二分,一贯下来就是七斤半的分量。这么重的分量,实不适合出远门携带。 至于国朝初发行的子,因通货膨的厉害,前几年就正式停用了。而所谓“银票”,其实就是一种“兑票”,像后世的定期存单,只能在发单钱庄才能兑换领取,在地方上通还行,出门就是一张废纸。 沈瑞虽没有背包袱,可也要负责背着三把油纸伞。 之前五宣准备的时候,沈瑞还不觉得什么,等到四人到了山脚,看不到车马,才发现不对劲。 行李简洁还罢,金银带足了,可每人脖颈后都背着竹斗笠,手中都拿着木杖所谓何来?这样的装扮,作甚有些眼。 沈瑞想起沈理前些子与王守仁的对话,沈理问他行程安排,是否要先预定车船。毕竟同王守仁相比,沈家算是松江地头蛇,不管是定船还是定车都便宜。王守仁却说洪善禅师每年都去少林寺,这条路是走了的,无需另作安排。 沈瑞嘴角了,扬起头道:“先生,莫非要步行?” 王守仁“哈哈”两声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船走马哪知真味?” 沈瑞一阵无语,望向旁边的洪善禅师。虽不知洪善禅师具体年岁,可既然与王守仁祖父故,眉已经花白,手上也有老人斑,那少说也得花甲之年。 这将近两千里路,就算是慢行,这老和尚受得了么? 洪善禅师慈眉善目,对沈瑞笑着点点头,拄着禅杖,与王守仁并肩而行。 五宣小声道:“莫要担心,老禅师出身莆田林泉寺,身手麻利着哩……这就每几十里路,哪里在老禅师眼中。” “莆田林泉寺?”沈瑞惊讶道:“禅师是武僧出身?” 林泉寺后世知道的人或许不多,可提及它另外一个名字,是无人不晓。莆田少林,又称南少林寺。后世鼎鼎大名,纵横南中国数百年的洪门就是发源于此处。 五宣道:“我也不晓得老禅师到底算不算武僧,不过听说大哥的‘罗汉拳’、‘云’是小时候在京时跟着老禅师学哩。” 沈瑞听着,心里踏实了。 步行千里有如何,有个文武双全的王守仁在,还有个会少林功夫的老和尚,这路上无需担心什么。 他的脚步也跟着轻快起来,问五宣道:“五宣哥对步行怎不意外?是同先生早先步行过?”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