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顶着 头来我这儿,就是和我唠两句的?” 平复了会儿心情,秦二伯又问起他的来意,倒不是说兄弟之间关系多不好,才会诧异他的到来。 实在是太热了,能让他顶着 头出门,绝对不会没事。 不得不说,秦二伯莽是莽了点儿,脑瓜子还是 灵活的。 来都来了,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秦大伯站起身来:“前些 子你不是说 到几 好木料?我来看看。” “嗯?” 秦二伯有些疑惑,木料刚 回来的时候也没见你有兴趣啊。 怎么过去了这些 子反而主动来看了? 太 打西边出来了? “嗯什么嗯?看看不行?” 到底还没有定下,现在文家又同住一个村,万一不成,传出去难免被说得难听。 所以秦大伯没打算告诉弟弟,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人嘴上没个把门的。 那会儿他俩都还没小,也没成亲,他媳妇周氏还不认识他,他倒是见过周氏两次,心里有些好 。 年轻人心里藏不住事,他就告诉了弟弟,还特意叮嘱了他别说出去,免得坏了周氏的名声。 谁知道这傻子就差站在学堂外宣扬了,反正知道那件事的人有不少… 你说他为啥知道? 因为第二天就有人打趣他什么时候喝他的喜酒了,还不止一人。 这件事当时他就告诉了弟弟,被打趣后秦大伯马上就锁定了某人,知道是他漏了陷,当然,某人也挨了顿揍。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但是秦大伯吃了这个教训,他就记住了秘密还是藏在自己肚子里最安全。 秦二伯狐疑的看他一眼,知道是问不出什么了,于是拍拍衣裳带他去看,看看又不掉块 ,反正是亲哥,看就看呗,反正他做了半天也累了。 木匠家里的木料是不缺的,秦二伯家的后院不像是村里其他人家那样种的菜,或者是搭的 鸭棚子。 而是整齐的码放着许多的木料, 细都有,常见的少,不常见的倒是显得多些。 常见的木料也是做棺材的材料,不常见的用来做家具的多,经过这段 子的消耗还有这么多木头,可见他的存货还是 丰富的。 第252章 旱灾、好得多 这边,秦封踏进秦 家的院子里的时候,堂屋里的说话声就隐约透了出来,伴随着阵阵笑声,可见气氛很是融洽。 随着他推门而入,明显 觉到屋里凉 不少,角落中摆放着的冰块就是凉意的来源。 自从把硝石制冰在村里 出来后,秦 每天中午到下午这一天中最热得时候,屋里就用上了冰,孩子们在最热的时候也会被送来这里。 老老小小都享受了,水用来制冰倒也不会浪费,终归什么都没有命重要。 村里像秦 这样年纪,还活着的老人,已经不多了。 除了身子骨硬朗,也少不了儿孙们的照料。 “封儿来了,快坐下歇会儿,外头热得很,屋里凉快些。”秦 年纪虽然是人群中最大的,可她老人家眼神还 好使。 一眼就瞅见了推门而入的秦封,招呼着他在自己旁边坐下。 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 子。 虽说秦封并不是大孙子,可他爹是老太太的小儿子啊。 加之走得早,就留下这么一 独苗,老人偏疼也是正常。 偏疼秦封也不代表她不疼其他小辈,故而二伯么和秦姑姑相视一笑,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诶, ,还是你这儿凉快,我坐着歇会儿。” 秦封也顺势在秦 的指挥下坐下,目光时不时的扫过某处。 那是他刚进门就看到的小夫郎,和双哥儿乐哥儿坐在一团,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笑得脸都红扑扑的。 见状,他也没 过去打扰,从大崖村嫁进青山村,有能说话的人也 好的。 “你大伯和大伯母呢?王家人走了吗?”秦 见只有孙子一个人过来,又问起了其他人。 “王家已经走了,我就先过来了,大伯和大伯母在家呢。” 秦封一边回话,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灌了下去,陶罐中装的是烧开的开水,放了许久,已经凉成了常温,在炎热的季节喝着很舒坦。 比大伯盛情款待的好茶好太多,那茶差点把他嘴烫出泡来。 “王家可有说什么?” 秦 问这话的时候,秦封 觉到有好几道视线落在他的身上。 可见大家对这个问题都还 关心的。 秦封也没绕弯子:“王家没说什么,走时还把拎来的果子带走了,以后大概也不会再见了,大伯母说过两天回趟娘家…” “……王吴氏还怪持家的。”听完后的秦 似是夸赞的讲了这句话,倒像是起了个头,随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秦姑姑是秦 唯一的女儿, 子也直来直去,她翻了个白眼,对王三和他娘的看不上眼毫不掩饰:“娘,她倒是拍拍 股把果子拎走了,愣是啥也没亏,那今天晌午白吃大哥一顿饭,又咋说呢?来骗吃骗喝来了?” “你这妮子,孩子都这么大了,说话嘴上也没个把门的。”秦 笑骂道,谁都看出她没生气。 倒不是秦姑姑说话刻薄,实在是王三和他娘登不上台面,哪哪儿都是缺点就不说了,尤其是这把拎来的果子再拎走一事,谁见了不道一声“绝”。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