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一百多架“拉5”,只有一架在降落时因为不够平稳而发生侧翻,飞行员受了些轻伤,战机则是基本无法使用……并不是无法维修,而是像“拉5”这样的战机,往往损坏了就没有维修的意义了,因为维修也许比重新再生产一架的成本还高。 然后王学新这些人赶到宁夏就麻烦了。 这时代可没有什么高速公路,一路赶往宁夏两次越过黄河,还要穿过黄土高坡,昼夜赶路足足赶了一个星期才赶到机场。 当王学新跳下汽车时,整个人都已经被一层黄土履盖着,几乎都认不出人来了。 指挥部是一幢平房,接待王学新一行的是当地游击队,队长是个叫苏达里的回族老乡,他因为之前到西安做过生意,所以会一口 利的汉语……这时期的宁夏可不像现代一样,随便抓几个来都会讲汉语。 “王营长!”苏达里 动的握着王学新的手,说:“你们这次一来,是不是就在这常住了?咱们是不是要有飞机了?这太好了!我们可,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飞机,还有这么多装备!” 原来,苏达里所在的这个村,因为地处偏远,各方部队的势力都很难顾及到这里。 确切的说并不是“很难顾及”这里,而是八路军和顽军都没有把主力投入到宁夏,两者都是游击队。 因为游击队势单力孤,土匪、 匪又另起势力,而且还不只一家。 另外宁夏还有地主势力、家族势力等等,因此局势十分复杂,有些地方还存在一地两制甚至一地多制的情况。 苏达里正为这事发愁呢。 但苏达里对这里的装备情况也表示理解,毕竟前方与鬼子打得紧,宁夏这大后方当然不能布设太多的兵力和资源。 不过最近苏达里却碰到了件麻烦事……他所在的利源村,原本八路军的势力与顽军势力是不相上下的,但顽军最近却花钱买通了几支土匪,大有歼灭苏达里这支游击队独占利源村的势头。 这是顽军的釜底 薪之计,乘八路军在前头与鬼子打得热闹,他们就在后头搞小动作蚕食八路军的地盘。 苏达里此时正为此发愁呢,没想到一个命令下来让他建设机场。 苏达里还在奇怪,怎么会有飞机降落到这里? 就算有,应该也是小飞机吧,或者就是运输机? 没想到当飞机在这里降落时,就把苏达里给惊呆了……那一架又一架的全是战斗机,而且足足有一百多架,摆 了机场周围,他险些都调度不过来了。 接着又是一车一车的弹药和汽油运了过来。 苏达里一边忙着一边心里就乐开了花……有了这些飞机,就别说土匪了,就算是把顽军连 拔起也没什么问题吧! 王学新一听苏达里请求,就迟疑了下。 原本此时,第二航空大队不应该受到太多的干扰,他们应该抓紧时间训练准备接下来针对鬼子的战斗。 另一方面,第二航空大队更应该保密而不是大张旗鼓,否则被鬼子知道了具体位置,就很有可能被其“人 导弹”钻空子。 但王学新往细里一想,就觉得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关于保密的问题。 一百多架“拉5”降落在这毫无隐蔽可言的村子里,有秘密可言吗? 何况这个村子还有顽军的人在。 众所周知,顽军就是鬼子的传声筒,一旦被他们知道八路军的机场在这里,鬼子就没理由不知道。 因此,保密基本是做不到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工夫。 其次,航空队有可能的干扰有哪些呢? 鬼子的“人 导弹”吗?这里距离吕梁山的直线距离大概250公里,已经在“人 导弹”的 程范围之外。 鬼子的轰炸机吗? 鬼子战机和轰炸机来,毫无疑问就会被起飞的“拉5”拦截,鬼子的战机无法靠近。 那么有可能的干扰,就只会是来自地面。 而地面的干扰,更多的就是土匪和顽军。 或者说,如果八路军无法全面控制这个村进行布局防御的话,鬼子 细就很可能混进来对机场实施偷袭。 因此,帮苏达里取得控制权其实也是保证机场的安全。 唯一困难,就是此时是合作抗战时期,八路军可以公开对顽军开战吗?这会不会给顽军以口实? 就这个问题,王学新马上给总部发报。 首长给出的答案是:“利源村的顽军勾结土匪要消灭我军游击队在先,我军只是合理反击,允许第二航空队歼灭敌军!” 王学新应了声“是”,然后就给俞平下了命令:“全力协助苏队长,夺取利源村的控制权!” “是!”俞平一听这命令就乐坏了,这就是给新学员的一次绝好的实战机会。 另一个喜出望外的当然就是苏达里,他马上就把顽军的势力位置以及土匪的驻扎地在地图上一一标注出来。 然后,一场针对顽军游击队和土匪的“非对称作战”就在当天下午展开了。 八路军一共动用了二十架次战机,分为两个批次,全部是新学员驾驶,都是挂载着炸弹往敌军位置丢……投弹相当安全,俯冲 击暂时不是新学员能掌握的,一不小心拉不起来就要机毁人亡了。 第1095章 弱点 这场仗完全就是在用大炮打蚊子。 顽军游击队和土匪在这里的势力就是几百人几百条步 ,迫击炮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重装备了。 谁能想到…… 被他们称作土八路的八路军游击队,居然能用战机对他们展开轰炸,而且一上来就是二十架次轮番轰炸,机场里据说还有上百架战机在那停着没用。 所以,这场仗 本就不用打,炸弹只丢了两枚,顽军和土匪就开始逃了。 接下来的战斗,就是战机追着敌人炸,打得敌人像蚂蚁似的四处逃窜,有些人就干脆跪地上投降了。 苏达里要做的,就只是带着队员在后头接收俘虏和装备,前后不到半小时战斗就结束了,八路军完全控制了利源村,顺带也解放了附近的两个村。 苏达里不由 叹:“有飞机就是不一样,咱们都在这跟顽军僵持几年时间了,还以为至少还要这么下去,没几年时间不会变。没想到只是这么一小会儿的工夫……” 苏达里说的没错,利源村是我军在1936年时西征时解放的,当我军主力撤走时顽军势力重新返回,就陷入了如今的僵持局面。 到现在已经有六年之久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 之寒”,谁都以为会继续这样下去。 没想到…… 敲碎这块冰仅仅只需要“拉5”这一锤子。 以往之所以敲不碎,那只是因为锤子不够重。 王学新解放了这几个村后,马上就以利源村为中心建立起一个防御体系,使敌人无法迫入机场几里范围。 否则,敌人只需要在外围架上几门炮就能将炮弹打到机场,那机场就毫无安全可言。 这是构筑机场的一大难点。 机场本身并不难,它需要的就是燃料、弹药、地勤,另外就是雷达警戒有些困难。 最麻烦的其实还是地面安全问题。 这时王学新就接到一封来自总部的电报:“王学新同志,你的猜测是正确的。鬼子已于今 下午一点整,对顽军发起全面进攻!” 看到这封电报,王学新心下就暗松一口气……鬼子总算展开“一号作战”计划了。 王学新一直在担心鬼子不进行下一步。 如果鬼子不进攻顽军的话,那就意味着鬼子还在担心他们的后勤补给线。 这也就是意味着,鬼子一定要将八路军的航空队歼灭了才放心。 毕竟八路军航空队随时都有可能发起反攻,鬼子会这么担心也是有道理的。 但对于八路军来说…… 那是不是意味着就必须牺牲航空队,也就是自废武功才能将鬼子的目光转向顽军?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很容易就发展着鬼子与八路军的全线战争,而顽军却在南面坐山观虎斗。 以八路军的实力,说实话就算有 田步 也有两支航空队甚至还有坦克,但依旧无力独自面对鬼子。 要知道鬼子可是从本土调来了二十余万的军队,再加上华夏原本的鬼子,少说都有三四十万,再加上伪军……这么庞大的部队如果全 在八路军的防线上,就算八路军组建起大青山、吕梁山、中条山一线的防御,只怕也要被鬼子突破。 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鬼子还是把兵锋转向了顽军。 王学新想,这应该是鬼子受形势所迫,急着打通南北通道以及占领华夏全境的原因,否则冈村宁次不应该犯这个错误。 最可怜的就是顽军,他们完全没有防备,这下要被鬼子打个措手不及了。 现在的形势对八路军十分有利。 首先就是鬼子肯定要将主力投入到顽军方向……顽军毕竟拥有庞大的军队,想要快速歼灭这支部队打通南北通道,没有足够的兵力显然是做不到的。 这就意味着八路军的防线是安全的,鬼子不可能往吕梁山防线推进,于是“人 导弹”也不可能会威胁到利源机场。 如果鬼子同时进攻八路军和顽军,那只能说他们的脑子进水了。 其次,顽军因为要全力应对鬼子而无暇它顾,于是就不会在利源村周围搞小动作。 王学新虽说不怕顽军的小动作,但它却会让人防不胜防,尤其偷袭机场只需要几发炮弹就可以……万一顽军为了拆八路军的台,就调几门远 程的重炮来了呢? 现在,鬼子已经大举进攻,大有一副要灭掉顽军的势头,顽军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没有对付八路军的动机。 除非是重庆方面的脑袋被驴踢了,否则他们也知道此时应该跟八路军团结一致,否则华夏就很有可能会被鬼子分割而各自陷入苦战。 再次,最重要的就是八路军有了反攻的时机。 王学新将目光投往东北方向…… 鬼子肯定想不到王学新此时就已经开始打东北的主意了。 但是,此时不进攻东北更待何时? 原本驻守在东北的关东军,已经因为华夏战争的深入一批批的调上战场,又或者是调到太平洋战场上面对鹰酱。 初时鬼子还调一两支 锐部队到太平洋岛屿上驻守,后来发现 锐与杂牌驻守没多区别,因为鹰酱一上来就是用军舰和战机轰炸几天几夜,这使鬼子的部队 本就没有作战的机会。 于是,鬼子之后就用杂牌军甚至是本土从未打过仗的部队替换 锐部队,而将 锐部队再次调回华夏……这也是史上鬼子实施“一号作战”计划时,顽军会输得那么惨的原因之一。 换而言之,鬼子的 锐部队不是在正面防线进攻顽军,就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鹰酱。 此时在东北的关东军是有名无实,番号虽在,但大多都是由新兵组成,甚至还有一部份是开拓团百姓组成的民兵。 (注:史上 熊进入东北时,所谓的 锐部队关东军,甚至都有许多鬼子女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