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菱突然发现自己一点都想不起来,那二字的字她分明是记过的,但是此时却一片模糊,明明她连教科书上那个才女‘宋菱’的画像是什么样都还有点印象。 “要是让宋大学士来取的话,大概也就是跟美玉香草芝兰之类有关的字吧,朕之前还见宋卿写了一篇文章后觉得文章里‘清颂’‘若筠’这几个字不错,打算家中下一个晚辈到了该取字的时候就给晚辈取这个呢。”恰好有一次把模拟器拉到宋晋源家里,又恰巧听到宋晋源拿着一篇文章 意 叹的安临如此说道。 清颂,若筠……宋菱的字是这两个字中的一个吗? 宋菱依旧想不起来。 “好像还不错?”她也不知道明帝提起这个是有什么意思,附和着说了这么一句话,觉得不管什么先夸了再说总不会出大错,却看到明帝忽然间笑了一下, “这两个字确实也不错,不过似乎太过于寻常了些。相比起来,朕这里倒是有一个更适合你的字。” 宋菱屏住了呼 ,只听得明帝说出来两个字。 “奉丹。” 宋菱的眼前忽然豁然开朗,蒙在记忆上的 雾一下子被揭开,她终于记起了历史上‘宋菱’的字是什么。 才女宋菱,字若筠,是她祖父宋晋源给取的字。 而明帝却给了她——穿越而来的宋菱,一个与清颂、若筠截然不同的字。 不过…… “陛下,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说更适合我?”宋菱疑惑地问。 奉丹,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献上丹药, 觉跟她好像没有多少联系。 安临笑着给她解释,“奉丹之意,是你‘奉上了一颗长生不老丹’。” 宋菱却更 惑了。 “纵观古今,大概没有几个皇帝不想长生不老吧,为了凡人短短一生无法实现的伟业,为了权势,自古以来寻找仙山的目的从未停止过。”安临缓缓说道,“长生不老,朕当然也是想的。” 宋菱一惊,“可是……” 可是无论什么地方,都从没记载过宣明帝求仙寻药的事迹啊! “别急,朕想要的长生不老,并不是这具身体的不老不死,那种长生不老对于朕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安临失笑,目光看向了远处的天边,夕 与漫天的云都映入她的眼中,“朕想要的长生不老,是朕所在这个朝代制定下来的律法,在百年千年后仍是万法的基石,朕开创的盛世,千年万年后也仍为后代传颂、所自豪,朕带领的国家,不管朕死后百年还是千年都走在最前面,强大到无可撼动,无人敢欺。” “如果朕的这些话都一一实现,也许千年后的今天也有人翻遍史册找出朕今天说的这些话,告诉朕一句‘一切都如你所说’吧。”安临只是很平静,也很平常地说出这些话,若是 昂一些,那就像在说一个理想,但偏偏就是这样平常的、理所当然会完成的态度,给了宋菱极大的震撼,“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想要青史留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管是好名还是恶名,但是想要千古之后的人还怀念着、敬仰着这个人,就要有无人可比的功绩,这才是朕的长生不老。” “而你,宋菱,从后世而来,带来了后世的知识,让宣国可以更强大,百姓可以更富足,朕可以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更大的伟业,不正是给朕奉上了一颗长生不老丹么。”安临说完了最后这句话。 这些话都算是她的……有 而发吧。 原因她听说过一种说法,说人的死亡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死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在举行过葬礼之后,别人都知道你死了的‘社会 死亡’,而第三次死亡,就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不再记得你,那时候才是真的死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秦始皇虽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丹,秦朝也二世而亡,但是谁又能说秦始皇没有长生不老呢? 而对于穿越前的安临来说,每统一一次世界,就多一个服务器被冠以她的名字,她仿佛天生就喜 以这种方式留下名字,被人所知,被人所向往。 ——换到这里,也是一样的。 就把这个世界当成一个真实的服务器,地球online,然后统一世界打通这个服务器,让她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也 有意思的吗。 听着听着早已不知不觉屏住了呼 的宋菱怔怔地说不出话,好半天才找回呼 。 在这一番关于长生不老之谈的话语下,宋菱只 觉其余的一切都是苍白的,她无法不为这霸主的心 所折服,心中由衷地生出一番敬佩。 奉丹奉丹,她何其有幸,能得到宣明帝的一句‘给朕奉上了一颗长生不老丹’的评价啊! 这一刻,宋菱有一股冲动,想告诉明帝他的想法已经实现了,即使没有自己穿越而来,大宣也已经将世界上大半的土地纳入疆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 但是按照宋菱对明帝的一些了解,她又能猜到就算她说出了明帝的伟业成就,明帝也只会表示,那现在可以做到的就更多了,来说说剩下的一半在哪。 现在宋菱知道为什么每一次明帝都能成功把自己想要的人才拐到手了,也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有你一页’的大饼也总能画成功了。 因为真正令名臣人才折服的不仅是饼,而是明帝啊,或者说正因为说出这句话的人是明帝,而他的 臣们都坚信明帝能让这饼变成真的。 “谢陛下赐字。”最终,宋菱认真地行了一个臣礼。 安临看到宋菱的态度发生转变,终于完成了从有点 离于世的穿越者到彻底走入这个朝代的臣子的一个转变,在心中 意地点点头。 这下就不用担心宋菱编写教材的时候拖延拖稿了,她一定能用最快的效率完成民学教材的编写吧。 至于宋菱的新职位,新成立的这个古代的‘科学部’/‘科研部’,就叫理事司吧,而理事司的长官就叫司理,真理的理。 还没等宋菱缓过来,安临就顺势——让侍候在旁的 人从衣襟里掏出了备用的几张纸和笔,趁热打铁让宋菱先来规划一下第一册教材先主要紧着什么内容编写,等到宋菱晕乎乎地列了好几张纸,初步定下第一册都写什么知识点之后才放她离开。 而在宋菱离开亭子的时候,修文也恰好回到安临身边来了,与往外走的宋菱擦身而过。 王修文表情十分凝重,不知道在想什么。 安临处理好一件事心情不错,看修文的表情就顺口问,“怎么了?什么事让修文这么为难?” 修文 言又止,止言又 ,“陛下,有一个叫做睚眦的江湖人不久前归顺了,您知道吗?” 安临示意王修文继续说。 王修文面上难得地有些愤然,“臣刚刚得知那个睚眦的真实身份,竟是之前那个对皇后娘娘有不轨之心的白逐风,臣还以为他离开琼安就没事了,谁知道……” ——谁知道竟杀了个回马 ,还为了遮掩身份带上面具接近皇后娘娘! 真是狡猾又可恶的江湖人! “哦,这个啊,朕已经知道了,皇后跟朕说了。”安临淡定回答。 王修文急了,“陛下,您不担心吗?这人去而复返必有所图,像这样的江湖浪子最会引 不谙世事的姑娘了,而且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 “不用担心,修文。” “朕信任皇后,就如同信任自己。”安临笑了笑,安抚道。 还没走远,不小心就听到了这番对话的宋菱突然从 和热血的情绪中 出一分心神,耳朵不自觉支棱了起来:突如其来的帝后糖?磕到了! 作者有话说: 死亡三个阶段这段话,出自网络,最早的出处不明。 这章有点难写卡了很久,写完也不早了,估计来不及,剩下的一点钟还写不完就不熬了,熬太晚写出来质量不好,今天写不完就明天补【捂脸】 第116章 回到天工部的宋菱斗志昂扬, 干劲十足,翻找出几卷空白纸卷后就埋头在天工部的桌子上奋笔疾书起来,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 毓有些茫然地看着宋菱这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表现。 “宋菱姐姐, 这本《李司簿洗冤录》……” 毓捡起宋菱之前落在她工作台边的话本,却见宋菱头也不抬,“就先放那边吧。” 毓小姑娘‘哦’了一声, 也略过了宋菱奇怪的转变,继续投入到之前未完成的爆裂弩改良里去了。 现在不仅皇帝是个双开批奏折的工作狂、朝廷官员被迫卷入内卷的旋涡里,连 毓和宋菱都被同化成了工作狂的样子。 屑皇帝表示十分 意。 等到宋菱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安临也开始继续着手于下一个事情了。 别看她这登基第二年已经在解决武林之 的事情中过去了小半年了,时间转眼都快到五月了,但是这一年要做的事情很多都还没有落实呢。 挖运河这是第一件事情, 这个倒是已经定下工期没什么问题了,但是除此之外, 她还打算把民学彻底落实下去, 实现每一个府州县都至少有一个民学,这要 心的就多了,教材书籍的事情她之前已经拿捏着宋晋源宋老 卿去办了,但是仅仅一年的时间, 宋晋源只是在临海的沽县选择了一个快要倒闭的私塾扶持, 按照皇帝当时跟他说的要求招收了一些民间的学子。 但是宋晋源每一步都走得太过稳健了,以至于到目前都还没有看到什么成效, 说是招收民间学子, 但是普通私塾本也就可以让民间学子念书,也就没什么意义。 只能说想法还是太固步了。 安临去看这个私塾的时候难免摇了摇头, 可以看出来宋晋源扶起来了一个快要倒闭的私塾, 找了一些举人中学识不错的在这当老师, 如果只是想办这么一个书塾的话也没有什么指摘的地方。 但是——还不如收复云州府后建立的那个民学呢,至少云州府是在打破秩序后重建秩序,民学最初收的学生也都是云州府那些无家可归的乞儿,无论男女。 严格说起来,云州府也可以算是宣国第一个解决了土地兼并的地方了。云州府原本的乡绅富豪大部分被以参与谋反罪被处理了,剩下的在卢兴安被解决后,为了保住一条命,对朝廷收复云州府之后把所有土地重新测量收回所有权的行为那是一点异议都不敢有的,也正因为如此,云州府实现了土地国有。 而之后呢,担任云州府知府的是连熏,想必民学‘男女皆入学,鼓励女孩入学’的政策也可以很好地落实下去。 但是这样的机会算是可遇不可求的,毕竟别人不谋反不犯事的话,抄家收拢土地归为国有也算不得师出有名。 一步一步来吧,先把民学搞好,隐田隐户的就等一下浅才,等他从照州回来了,若是顺利就能一举给他升官到户部侍郎——下次要是哪个老臣想乞骸骨请求退休的话,她就允了吧,正好空出个尚书的位置给浅才当当,或者是给宋晋源换个职位当民学的祭酒,也能空出个位置来。 冷酷无情地在心中做出这样的安排,安临一面又召宋老 卿进 ,打算问问他民学的其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主要是传达出一个‘朕要上手管这件事了’的信息。 宋晋源收到召令时心里也是突了一下,霎时间有一种微妙的预 ,预 到陛下找他可能要说的是民学的事情,这种预 来得毫无道理,但是进 见到了陛下之后,这种预 成了真。 宋晋源叹了口气 练请罪,“请恕老臣办事不力,第一处民学仍在试用中,就学率虽有提升,但还未达到陛下想要的程度。” “入学条件可有放宽?”安临随口问。 “免了束脩,不限于年纪与学识。”宋晋源回答。 “宋卿啊,你可能没有领会到朕想要的民学是什么意思。”安临摇摇头,“只免束脩是不够的,朕想要的不仅仅是原本读不起书的百姓可以读的起书——这只是最基本的,朕要的是原本没有想过念书的百姓也可以念书,每一家每一户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学堂念书。” “一户夫 常有二三五六子,若是都送到学堂,家中田地恐顾不及,便是能办到,只怕农人也不愿。”宋晋源皱眉道。 “这个朕已经有想法了。”安临淡定地说,并没有像宋晋源一样把这视为一件难以克服的困难,在聊了一会后终于表 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虽然民学还只是在沽县起步,不过朕相信除了这个之外,另外的事情没有太多阻力,宋卿应该都办好了吧。” “书籍,以及教书先生的名单?” 年轻的帝王 出了有些狡黠的神 ,“为了避免朕因为民学创办失利问责,这两样宋卿应该早就准备好了吧?就等着朕问你要了。” 宋晋源呼 一窒,不由 出了一丝苦笑。 陛下这是告诉他这两个若是再失误,那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想来今天召他进 之前,陛下也早就知道民学进程怎么样了,召他进 的目的也是为了书籍和教书先生名单。 “是,臣已经拟好书目与名单,明 待陛下过目。” …… 到了第二天,民学之事也正式在朝堂上被提出。 这事在朝堂上掀起的震动和争执反对暂且不说,安临既然是做完了全部的准备才把民学的事在朝堂上拿出来,就没有给过任何人反对的机会。 她目光在朝臣中一扫,就知道谁会反对,谁会同意,直接点了寒门与农家出身的臣子来负责这件事,以许久未见的强硬把反对的人给 了下去。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安临还直接任祁冬寒为督查,负责监督民学落实过程中官员是否有失职。 就这样,民学与运河几乎是前后脚启动。 都赶在了今年农闲时。 不过在确定下来了挖运河和办民学这两件事之后,国库的支出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据 山堰的预计长度,挖着一条运河大概得花费五百万的银子,民学如果只是建造学堂的话,就算二府三洲十九县总共需要建造四十多个民学学堂,花费其实也就两百来万,但是后续真正花钱花得多的,是对民学的补贴。 想要让百姓们都愿意把孩子无论男女都送到学校里读书,光是说远的好处对于百姓是没用的,因为更多的百姓是看不到那么远的地方的,他们最先看到的还是眼前的好处,所以民学得有免费的食堂,给贫苦人家减轻养孩子的 力,这一项政策要长久进行,所花费的银子就不会少于三百万。 不算不知道,这一算花费,整个国家的大家长不 发出了回归贫穷的 叹,“养孩子真的好花钱啊。” 而且要养得好,营养也都得跟上, 蛋 就少不了。好在去年的时候就把家禽家畜都发下去了,今年 鸭的数量怎么也能翻一倍,距离百姓可以随便吃 蛋也用不了太久。 “信竹,所以你一定要帮朕好好督查啊,不管是谁但敢贪污一点东西,直接给朕砍了!”临行前,安临好好跟祁冬寒 待了一番,“民学是重中之重,宣国能否强大就看民学能不能办好了。” “臣明白的。”祁冬寒郑重点头,面上多有沉稳,但是眼神中仍有着张扬的火焰,他与安临对视一眼, 出一个了然的笑容来,“臣知道陛下任我为督查是为了什么,民学伤害的是乡绅世家的利益,不管在何处建立民学都会得到乡绅世家的阻拦,跳得厉害的我就直接给你办了,给国库 点银子回来花花!”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