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东想着自己 给她的也有一千块钱了,也不知道她为啥因为个二十多块钱工资的工作就这么高兴, 干脆任由她在旁边说,自己闭嘴听着。 之前刘淑英等在村口就被人注意到了, 这会儿看见徐向东提着大包小包回来,又听刘淑英高兴地说着工作,顿时都凑了过来。 “刘大姐,啥工作啊?东子找工作了?” “东子你这拿的啥呀?真有工作啦?刚工作就能买东西?” “在哪儿上班啊?” 大家伙儿你一句我一句地问着,徐向东受不了这种热情,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人群中挤出来跑回家去。刘淑英就很享受这种荣耀了, 笑眯眯地跟大家说她小儿子在纺织厂当了司机, 刚上班就被厂长当众夸奖、委以重任。关于徐向东咋买那么多东西, 她也有说的,就说徐向东闲着时到处给人帮工挣的,挣回来的全给家里买东西了,这是顾家。 村民们吃惊坏了,要说徐向东在外头跟人打架有人信,说他正经找了份工作还到处帮工挣钱,这真没人信。要是这么勤快,那先前徐向东在村里时咋非去打猪草呢?别不是骗人的吧?可不管咋说,人家徐向东拿回不少东西是真的,上次他哥结婚他还给送了个收音机呢。 有人怀疑他偷着倒卖东西,但是这个一点证据都没有,大家也不能瞎说,最后只能半信半疑地当刘淑英说的是真的,附和着夸了徐向东不少好话。 等刘淑英享受完村民们对小儿子的夸奖,已经热的一脑门汗了,她却一点也不介意,这可是小儿子扬眉吐气呢,终于能跟人好好说自家儿子有多本事,她得意还来不及呢!不过回家后她抓住徐向东,话锋就变了,“圆圆说你跑长途?你开得了吗?是不是特别累?安不安全啊?长途有人跟着你没有?在外头咋吃咋睡的?” 徐向东耐心地坐她旁边给她一个个解释,安她的心。这个女人虽然见识不多,有点谨慎过头,又 唠叨,但现在这个女人是他的母亲,他能 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关 ,这个女人在竭尽所能的 护自己的子女,是个可敬可 的母亲。 所以徐向东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反而很珍惜这份母 。 徐向前在旁边听着,闷不吭声,等刘淑英说完他才拍拍徐向东的肩膀,欣 地道:“东子真长大了!好好干!” 徐向东点点头,“哥,我在家时间少,你多照顾妈,连我那份儿也一起孝敬妈,可不能惹妈生气啊。” 徐向前锤了他一下,“你个臭小子,这还用你说?那也是我妈!” 徐向东勾勾嘴角,翘起二郎腿,“我这不是怕你被被人骗吗?哥你这样的老实人最容易被人盯上了,你可得小心点,多听咱妈的话。咱兄弟俩也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啥事咱俩商量着来,保管能越过越好。” 徐向前愣了下,仔细去看徐向东的表情,却没发现什么,他有些不自然地低下头,叹道:“你放心,被骗了一次,我不会被骗第二次了,咱们才是一家人。” 徐向东不能在家里多呆,跟他说完话就赶回县里去了。倒是徐向前在院子里呆坐了许久,怀疑之前他被季兰挑拨的有点情绪是不是被徐向东看出来了?这个二弟一向聪明机灵,脑袋瓜子转得快,是不是看出什么才拿话点他呢?不然怎么提了好几次叫他听妈的话?那天好像还建议他跟季兰离婚。 徐向前深 口气,觉得自己活得可真是糊涂, 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娶个媳妇还娶回个不安分的。可是想起那天季兰哭着发誓的样子,他摸摸心口,还是想再试试。那是他的 子,不能轻易抛弃,反正以后在这个家里他听他妈的话,季兰就什么都闹不起来了吧?这些年他妈管着家就从来没闹过什么。 徐向东这次回来让大家知道他真能挣钱了,没几天有个去县里办事的人回来说徐向东真在纺织厂当司机呢,这下大家知道他是真有正经工作了,简直是又吃惊又羡慕。一个游手好闲的二 子居然说找工作就找了个工作,他啥时候学的开车?咋能开得那么好的?以后是不是就要翻身做城里人了? 当然,碍于过去十几年徐向东给大家的 觉太 深蒂固,就算大家都说他改好了,心里也大多都觉得他坚持不了几天。毕竟徐向东以前学习好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他突然就不念了,说嫌学习烦,然后也不上工, 着他去他就想各种办法偷懒。他脑子聪明谁都不否认,可他懒也是公认的事实。 现在马上要结婚,他是找了份正经工作,可开车听说 累,说不定他一结婚就撂挑子不干了呢?这肯定是为了骗人家小姑娘心甘情愿嫁给他吧?不过苏圆圆那样的用骗吗?她除了打猪草啥也不会干啊,好人家的小伙子都不会娶吧?徐向东用得着这么费劲?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想,徐向东依然安安稳稳地在县里上班,苏圆圆依然打完猪草就绝不 面。渐渐地大家就被别的事 引了,比如季兰挖水渠累得瘦了一大圈,硬生生从一个还 好看的小姑娘变成了融入人群都找不出来的路人;比如邹文养好了伤之后不但要挑粪施肥,还要天天赶鹅、放牛,闹了几次不了了之,现在人憔悴得厉害;比如徐向前干活更卖力了,就是整天没有表情,有时候看着居然有点吓人。 村里很多很多 七八糟的事,大家说着笑着就这么过了两个月,他们都差点忘了徐向东了,居然又一次因为他大开眼界! 徐向东工作一个月后就顺利转正了,不过鉴于上次回村受不了村民的热情,这次他并没有说。每次出车去外地,他都要想办法倒卖点东西,挣个差价,有一次侥幸收到一个古董盘子,他遮遮掩掩的还真找着个 惜古董的人高价收了,因此挣了一千多块。 结婚前夕,他回村找上苏圆圆一起去县城,本来大家都没当回事,小两口置办点新婚的东西不是很正常吗?刘淑英都准备不少了,买也就买些小东西。哪想到最后徐向东直接开卡车回来的! 车上拉着自行车、 纫机、电视机,还有一个布包一看就是衣服、鞋之类的。等他们下车,有眼尖的一眼就看见苏圆圆手腕上崭新的手表,还有漂亮的连衣裙和小皮鞋。这何止是三转一响啊,这简直是把新媳妇当天仙打扮呢?这些东西得花多少钱啊? 女人们簇拥着苏圆圆进门,跟刘淑英一起看他们买回来的东西,不知是谁把布包扒开,里面六套新衣裳、一双白布鞋、一双矮跟皮鞋。这些东西在她们眼里都是钱,一边觉得徐向东败家,可一边又有些羡慕苏圆圆。 男人们帮忙搬东西,稀奇地看着12寸的电视机,但更稀奇的还是大卡车,他们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这样的车呢,看着就威风霸气,比拖拉机可好多了。一帮人拉着徐向东和苏圆圆问这问那,还有的张罗着安好了电视聚在一起看电视,热闹了四五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还徐家一个清净。 刚回徐家帮着忙活喜事的季兰大半天都在强颜 笑,她不敢 出心底的不 ,可看着那么多好东西,真的是意难平。她就是不相信那是徐向东挣的,不然她上辈子怎么从没听说过徐向东有出息呢?徐向东要是挣了这么多钱,她不信刘淑英会瞒着不炫耀,难道他们还一有钱就搬走吗?怎么可能? 那这些东西是咋买的?肯定是刘淑英贴补的!同样娶儿媳妇,她那时候想要自行车还被刘淑英损了一顿,说什么不安安分分在家呆着,总想往县里跑啥?现在呢?轮到苏圆圆咋说买就买了?那会儿说什么买 纫机在家里经济实用,那还给苏圆圆买啥,家里有一台 纫机不够?还有电视机、手表,她还看见了金项链!再加上那些衣服、鞋,比给她的聘礼翻了几倍了?徐家也未免太欺负人了! 季兰想着上辈子的事,越发觉得那会儿只有徐向前一家三口过 子,肯定是徐向前那个媳妇也发现了这些人都是 血鬼,把他们都赶走的。可恨她现在 板 不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那女人那样的生活。 徐家除了季兰,再没有一个不高兴的,连徐向前都打从心里为弟弟骄傲。苏圆圆带着徐向东特意给她置办的嫁妆,开心地回到知青点,再一次准备做个幸福的新嫁娘了! 第113章 知青一枝花16 苏圆圆是这批知青里第一个结婚的, 虽然徐向东大手笔的办了聘礼和嫁妆,但在知青点其他八个知青眼里依然不是个良配。毕竟他们都是城里的文化人呢, 最看不上这样中途肄业整天混 子的二 子,就算会开车也只是个伺候人的活儿。 不过他们也就私底下念叨几句, 在结婚这天还是热热闹闹地帮着苏圆圆收拾一番,力求把苏圆圆打扮成最美的新娘子, 说啥都不能给知青点丢脸。苏圆圆本就好看,穿上量身定做的列宁装和新买的小皮鞋,往那一站连女人都看得挪不开眼! 24岁的那个女知青直叹可惜, “你说你咋就想不开呢?这样貌就算在首都也能找个好人家啊, 何必把自己绑在这么个小地方, 太可惜了。” 苏圆圆但笑不语, 并不跟她辩这些观念,毕竟知青的想法才是这个年代的主 。还不等知青们好心再多劝几句, 外头就想起几个男人的笑声。 “嫂子,东哥来接你了!” “嫂子快出来看看, 东哥今天可是真俊啊!” 徐向东那几个“狐朋狗友”跟在徐向东身后,笑嘻嘻地喊着新娘子,徐向东也嘴角含笑,高声道:“苏圆圆同志,我来娶你了!” 几个知青堵在门口还想为难一下,徐向东一挥手, 他的朋友一窝蜂冲了上去, 在几个知青吓到花容失 的时候, 一人往她们手里 了一个红包!冲开这个豁口,徐向东就笑着大步走进门去,一把将苏圆圆给抱了起来,“媳妇,跟我回家了!” 徐向东趁知青们没反应过来之前直接冲出了大门,把苏圆圆稳稳地放在了车后座上,上车笑道:“兄弟们帮忙拿一下东西,哥先走一步。” “好嘞!”兄弟们齐齐应声,转身就指使自家媳妇、妹妹进去给拿东西。本来一个知青嫁人顶多就是背个小包提个铺盖卷,到苏圆圆这倒好,一口箱子里放了一摞新衣裳、三双新鞋,还有两套 巾、香皂之类的生活用品。光这还不够,还有一整套高中教材和一些报刊杂志,另有大红花的搪瓷脸盆两个、搪瓷缸子两个、暖水瓶一个、 得 的梳妆匣子一个,连被褥枕头都是红彤彤新做出来的。 这可真叫嫁妆了,连大队长家季兰结婚时都没这么风光呢。女人们拿红布各自包了些衣物、被子抱上,男人们拿书、拿箱子、拿脸盆暖水瓶,浩浩 足有十二人才把东西提走,好多人瞧见都 出羡慕的眼神,他们可是知道这些都是徐向东给苏圆圆置办的呢,没想到这二 子竟然是个疼媳妇的。 徐向东早就骑自行车载着苏圆圆回家了,这年代婚礼简单得很,俩人笑着给刘淑英敬茶叫了声“妈”,刘淑英高兴地给了俩红包,就算礼成了。之后刘淑英拉着苏圆圆跟亲戚一顿夸,听说饭 了才赶紧进灶房指挥着上菜。 徐向东和苏圆圆端着酒杯一桌一桌敬酒,不怯场也不羞赧,两人长得俊、穿得也 神,笑容 面看着就喜庆。就算大多数人觉得他俩这结合恐怕要过穷 子,这会儿也都发自内心地道贺,实在是这两人太像金童玉女了,般配得要命! 徐晓娜一直带着笑容,看哪桌没水了就给 上,旁人见了也是惊奇,没想到徐家这冷冷淡淡的小姑娘还 喜 她二嫂的,刘淑英也喜 这二儿媳妇,他们真是有点不理解一个不会干活的女人为啥这么招人喜 。 不过大伙腹诽是腹诽,没人表现出来,这场婚宴从头到尾都热闹极了,来参加的知青们高兴起来还唱了两首歌,念了一首诗,当然也没忘了喊口号。最后妇女孩子们又挤在堂屋看了会儿电视才都散了回家。 苏圆圆想帮着收拾一下,刘淑英笑眯眯地拍拍她的手,“别管这些,今天是你的好 子,快回屋去早点歇着,明天没啥事不用早起,快去吧。” 徐向东一听,这不是当初刘淑英对老大两口子说的话吗?顿时乐了,过来牵住苏圆圆的手笑道:“妈叫咱回屋咱就回屋,可得好好听妈的话,妈我们回屋了啊。” 刘淑英没好气地拍了他一下,“一天没个正形,也不嫌害臊。” “自己家害什么臊。”徐向东轻笑两声,拉着苏圆圆就进屋了。屋里他已经打好了热水,两人老夫老 也没什么害羞的,一起洗了个澡很快就开始了他们的 房花烛夜。 “叫东子哥!” “唔唔不叫!” “快叫!乖媳妇,叫一声东子哥听听。” “不……唔唔,东、东子哥……快点……” “好妹妹,东子哥在这呢!” 苏圆圆做梦也没想到她家书生这么放飞自我,她真是彻彻底底体验了一把给二 子当媳妇是什么 觉,当然,这是个强壮的蔫坏的假二 子!是个大坏蛋! 这一晚刘淑英和徐晓娜母女俩都高高兴兴的进入梦乡,喜 的姑娘和她们成一家人了,以后这 子肯定又有趣又和睦。徐向前忙活一天累的沾枕就睡,季兰推了他两下都没推醒。而季兰当然是嫉恨得发狂,拼命回忆上一世的事,后悔重生时为啥要着急对付邹文,如果她不对付邹文,邹文就不会发现苏圆圆生病,那苏圆圆早就死了,还能这么碍她的眼?明明是她救了苏圆圆,结果苏圆圆把她所有风光都抢了,她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季兰就 着 口一宿没睡着觉。 清晨刘淑英和大房两口子吃完饭早早就上工了,徐向东和苏圆圆没事干,睡到快十点才爬起来。徐向东给苏圆圆打了温水,和她在屋里洗漱干净,然后两人穿着新衣服,出门去后山闲逛。 “你这次在家里呆几天?” 徐向东挑眉看她,“该叫我啥?” 苏圆圆脸一红,在他 上掐了一把,看周围没人,还是叫了,“东子哥,你有几天假?” “三天,还能在家呆两天,你放心,我已经跟厂长打报告请求分职工房了,等分到了就接你过去。” “你才上班两个月,分给你,别人没意见吗?我听说有一家老小都挤在一起住的呢。” “意见肯定是有的,但厂长说了算不是吗?我专门跑长途,刮风下雨都没损失过半点货物,厂长欣赏我,你放心吧。要不咱租一个房子?现在没有卖房子的,想买还得再等等。” 苏圆圆想了想,摇头道:“不租了,我看好多人怀疑你钱是哪来的,咱还是再忍忍,别再招摇了。而且我这么快去县里怎么做任务?我要在家呆着。” “那你就舍得你东子哥独守空房?” “就该让你独守空房,让你再使坏!” 两人打打闹闹地跑进深山,浑身散发着青 活力,有两个挖野菜的妇人看见他们跑过去,对视一眼摇摇头。虽然没听见他们说啥,可看他们那样子就是刚结婚正热乎着呢。光热乎有啥用?这两人有工夫不想着干活挣钱,跑山里玩去了,这还不都指着刘淑英养他们呢? 苏圆圆他俩可不是光去玩的,等他们漫山遍野地玩够了,直接瞄准了一头野猪就冲了过去,徐向东堵住野猪的后路,苏圆圆一拳砸在野猪头上,直接把野猪给砸晕了过去!她挥挥拳头,笑道:“弱女子可是容易吃亏的,我决定以后当个大力士。” 徐向东点头赞成,“我上次回来收拾了赖三一顿,他要是再敢跟踪你,你就揍他,反正也没人知道你力气大不大,以前又没机会展示。” “嗯,这样我也能帮妈干点活了,她当初救了我一次,总当我是娇弱的姑娘,啥都不让我干,现在成了一家人,我可不能让她自己干活。” 两人 了几 草绳把野猪的四蹄捆在一 树枝上,然后就这么一人一边的扛下去了。先前看见他们的两个妇人才刚挖完野菜,这一看野猪立马给惊坏了,“这是东子打的?这么大的野猪?” 徐向东笑着摆摆手,指指前头的苏圆圆,“我哪能打着野猪,是我媳妇,她运气好着呢,一进山就碰见个野猪撞在树上,撞得晕晕乎乎的,正好我媳妇力气大,一拳头给野猪打得彻底晕过去了。要不是我媳妇,我还吃不上野猪 呢,你们说我媳妇是不是福星?刚进门就 这么大头猪啊!” “呃,是啊,东子媳妇真有福气啊。”两个妇人还没回过神来呢,跟着点点头随口说了一句,眼睛直盯着野猪不放,跟在后头一路下了山。 这要是以前,打猎就是偷盗国家财产,谁捡着猎物回来都得 给大队长分给全村人。可去年有个地方因为这事儿闹出了人命,上头就有文件下来了,说是每年饿死的人不少,为鼓励大家自强自立填 自己的肚子,个人打到的猎物都归个人。其实这就是要把集体制的东西私有制的讯号,但村里人不懂,他们就只知道打到的猎物不用给别人分了,这会儿全村人都挤到徐家看热闹,但这野猪肯定跟他们都没关系了。 苏圆圆觉得她也是运气好,再过两年就要 止打猎把这些动物保护起来了,而现在这个时候正好还没开放私有制,借打猎吃点好的不是顺理成章改善家里伙食吗?这样她也算给家里做贡献了。 第114章 知青一枝花17 刘淑英高兴地绕野猪转了两圈, 又不敢置信地看向苏圆圆,“圆圆, 这、这真是你打晕的?” 苏圆圆笑着挽住她,“猪先撞树上了, 我才能打晕的。妈,这么多猪 咱也吃不了, 剩下的做猪 脯吧,或者看谁家想吃 ,拿 蛋、米面的跟咱们换换?” 她的视线落在一帮村民身上, 村民们也在看着她, 确切地说, 是在看她白 的双手。这可是打晕野猪的手啊, 二百多斤的野猪呢! 苏圆圆笑着问了句,“有想换野猪 的吗?咱乡里乡亲的, 有吃食 换一下也好换换口味对吧?像我就一直想吃白面馒头、白米饭呢。” “对对,东子媳妇说得对!” 村民们听了立马附和, 买卖东西是不行,可换东西行啊,野猪 虽然瘦,但 鲜还不要票,粮食多的完全可以多换点。有反应过来的急忙跑回家去拿东西,白米、白面、 蛋, 这都是好东西, 自家舍不得吃, 换野猪 沾沾荤腥更合适。 刘淑英看苏圆圆三言两语就把野猪处理了,在旁边跟着高兴,虽然这儿媳妇换那些粮食是要在家吃好吃的,但他家不缺钱,想吃就吃呗,全家都养胖乎点才好呢。 徐向东请了村里会杀猪的人过来帮忙,大家伙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不多久就把野猪大卸八块。徐向东和苏圆圆这对小两口就站在院中央,给大家换猪 。季兰看得心里直 ,忍不住扯了下徐向前的衣摆,小声道:“这么多猪 要是拿县里卖能卖二百块呢,换 米 面回来……咱家不用吃这么好吧?” 徐向前也觉得吃这些 米 面太奢侈,但他看了眼笑容 面的苏圆圆,皱眉道:“弟妹打回来的野猪,她想换啥就换啥,可能她吃不惯 粮。” 季兰马上道:“咱又没分家,打回来野猪不也算全家的吗?” 徐向前皱眉看她,她心里一提,忙笑着说:“我的意思是,咱家又不是多富裕,二百块可是不少呢。东子结婚刚花了一大笔钱,让他把野猪卖了多少能找补回来点。这么大手大脚的以后可咋办?我真是为他们着想,这卖不卖又跟我没啥关系。” 徐向前想想也是,二弟和二弟妹真是太能花钱了,光说二弟妹那些新衣服就没有必要,村里人家一年做一套新衣裳都算不错了,干活哪能穿那些颜 浅的容易破的呢?不过他听他妈说这钱都是东子在外头挣的,人家给自己媳妇买东西他也管不着,顶多有机会劝东子俭省点吧,这会儿却是不能出面管的,那是二弟妹打的野猪。 季兰等半天没等到回话,伸手又想拽徐向前,徐向前直接来了一句,“有事找咱妈说去。”把她给堵了回来。于是她就眼睁睁看着四分之三的野猪 都被换走了,换来的是厨房里 眼的米面 蛋。 猪 刚分完,外头突然来了个骑自行车的邮差,举着信件朝人群高声喊,“苏圆圆同志,苏圆圆同志在吗?有你的两封信和一张汇款单。” 苏圆圆抬起头,从院子里跑出来,“同志你好,我就是苏圆圆,有我信吗?” “对,一封首都来了,一封青禾农场来的。还有个首都的汇款单,记得尽快去取。”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