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之间,萧云珏却是看见了殿下的顾云浩。 只见这位顾先生对他投来温和的目光,萧云珏心中大定,极快地恢复了心神,随即面 肃然地看向一众朝臣。 即便是年仅七岁,但萧云珏生于皇家,加上自小聪慧,此刻也明白,他萧云珏,已经没了父皇为他遮风挡雨,今天之后,他便是华朝的帝王——铭元皇帝! 第205章 大结局:千古一相二更 铭元小皇帝即位后的第一道圣旨, 乃是在即位之前,早就已经由先皇元化帝为其拟定好了的。 除了尊其生母卫皇后为太后之外, 最重要的一项, 便是加封丞相顾云浩为太傅、中极殿大学士之职。 虽然在本朝,太傅、太师、太保三职都是正一品的虚衔, 而殿阁大学士亦是虚衔,但这也绝对不是寻常人都能加封的。 顾云浩已经是超一品的丞相,眼下加封太傅跟中极殿大学士,其实就是更将其地位再往上推一推, 施以皇恩罢了。 此圣旨一出, 朝野震动。 要知道即便帝王加封殿阁大学士, 那都是极为慎重的。 一般都是以文渊阁、保和殿、文华殿等冠名加封。 毕竟这些殿阁都乃是大明 的偏殿, 并未居中居正。 但中极殿却是不同。 中极殿,实际就是他们华朝权力的中枢——太和殿的别称。 以大明 中心的正殿中极殿加封顾云浩为殿阁大学士, 这又怎能不让人为之惊诧呢? 这分明就是在向全天下表 , 让顾云浩代行皇权了啊。 一时间, 顾云浩的名声大燥, 风头甚至 过了刚刚即位的小皇帝萧云珏。 加上邸报署那边,余鑫在其中推波助澜, 丞相顾云浩的大名,就是连身居乡野之间的老妇都晓得。 然而, 顾云浩却还是没有心思去在意这些。 自从铭元小皇帝即位之后, 他更是忙了。 不仅要稳控住朝局, 处理全国政务, 还要总揽新政之事。 加上那个熊孩子小皇子萧云珏,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况,虽然登基之后没有先前那么顽皮 闹腾,但也不是个善茬。 其实,眼下小皇帝的任务其实也不轻。 自从元化帝殡天之后,小皇帝虽然没有亲政掌权,但顾云浩还是要求其每次朝会都必须出席听政,朝会结束之后,便回到紫极殿听学士翰林们为其讲书。 虽然顾云浩才是小皇帝名正言顺的老师,但他政务繁忙,哪里又有时间亲自教小皇帝读书。 不过他也是一个极为负责的先生,未免小皇子在学业上懈怠,顾云浩仍是会隔三差五的 查萧云珏的功课。 只是这小皇帝果真不愧是个‘小皇帝’,实在是让人头疼不已。 顾云浩自问是一个还算是比较有耐心的人,他教导的几个孩子,不论是儿子顾远舟,还是弟子孙海帆,那都是比较轻松,偏生这个萧云珏,着实是让又是无奈又是生气。 他本就政务繁忙,朝中诸多的事情在等着他抉择,见着小皇帝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顾云浩气急了,也是直接毫不手软,却也是开始走上了体罚小皇帝的道路。 只是,让顾云浩费解的是,这小皇子被罚了之后,不仅没有耍 子,甚至好似还很依赖他的样子,经常总 粘着他。 每每看到小皇帝如此,顾云浩都不由暗暗吐槽。 什么培养一代贤君的成就 ,什么身居高位的 惑…… 他真是上了元化帝的当,居然将萧云珏这么一个烫手的山芋接到手里。 不过无奈虽是无奈,但顾云浩跟小皇帝的情谊也在这样的闹腾之中越来越深。 每每看到萧云珏的成长和进步,顾云浩都颇 欣 。 越是看着小皇帝一天天的长大,顾云浩也越来越是急切。 他是真的想在萧云珏亲政之前,就给他留下一个国强民富的大好江山。 因而,在忙碌于政务的同时,顾云浩更是关注新政之事。 铭元二年,顾云浩颁发丞相令,擢升户部左侍郎江清华为户部尚书,并入内阁,总揽商贸、税赋改制等事宜。 铭元三年,当朝丞相、太傅、中极殿大学士顾云浩下令羁押湘省巡抚钱卓然。 刑部尚书陈云华亲审此案。 铭元三年六月,钱卓然认罪,并招供出其他不少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事,便是于先皇元化年间,伙同罪臣杜允文、陶明哲,一起私下截留两万余名阵亡将士军属抚恤银,从而构陷当时的内阁大臣、户部及工部尚书季铭。 此结果一出,朝中官员们都开始纷纷思量其中之事。 顾云浩如今掌控朝局,权势滔天,所有官员都是在揣度其心意。 有那些消息灵通之人,自是暗暗了解到了那季家曾经的季二公子季航,乃是顾云浩的知己好友。 因着晓得这一层关系,一些给予讨好顾云浩的朝臣便开始上折,建言为当初季铭一家翻案。 见到了想要的局面,顾云浩自然是神清气 ,当即下令刑部陈云华,为季家平反。 同年九月,都察院左都御史段学上本,奏言,因着先帝仁慈,曾为季家留下一丝血脉。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但真到了这个时候,顾云浩还是心中一松。 含笑向着段学微微点了点头,投之以 意的眼神,顾云浩下令全朝寻找季氏后人。 同年年底,季家季二公子一家被滇省巡抚所寻到,急急回往雍京。 顾云浩见着已经阔别十多年的好友季航,心中一暖,当即提任季航为工部右侍郎,因着当前工部尚书出缺,顾云浩便直接令右侍郎季航负责工部新政之事。 铭元五年,新政已经持续了六年多,基本初见成效。 礼部尚书袁振、户部尚书江清华、兵部尚书何奇骅、工部右侍郎季航分别负责部内新政之事,一时间,华朝上下皆是一片新气象。 …… 铭元十年,丞相顾云浩主持的新政已经 十年了。 在过去的十年里,华朝的税入翻了四番。 原本税入最重要的人口和农业税,已经并非是华朝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航海、边贸、商业等皆是呈现了一片大好的形势,为华朝财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国库丰盈,百姓富足。 有了如此丰盈的国库和财政收入做后盾,礼部的官学改制也取得明显实效。 随着顾云浩颁发的丞相令,礼部尚书袁振大刀阔斧地在全国各县设立了蒙学堂。 与之前的官学县学只招收秀才功名的读书人不同,此番的蒙学堂却是面向的乃是适应的蒙童,而且所收取的学费也很低廉,寻常人家若是有心,也还是勉强可以将孩子送到学堂读书。 当然,与县学、府学等官学那般只为培养士子科考为官的目的不同,此次的蒙学堂却是一种大众教育。 除了教最基本的认字之外,还有一些简单的蒙学书籍,此外,还注意对学童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会教一些算学及华朝最基本的律法、政策及商贸知识等。 这其实并非是为了培养官员,更是以教化百姓、开发民智为目的。 在此之外,顾云浩更是下令礼部,挑选了一批颇有风骨又教学不错的书院,扶植其办学,当然,陵江书院自然是其中之一。 这些书院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更是成为了士子读书人们宣扬思想理念,传播学术的重要阵地。 军队那边,也已经改变了当初孱弱的态势。 新办的军事学院,为军中输送了不少忠心可靠的将领。 加上有户部的财力支持,华朝的军士已经扩充到了近百万。 再加上工部与兵部共同联办的军械署,几乎每隔一年便会研制出新式的军械。 这些军械在得到顾云浩的首肯之后,便开始批次量产,配发各军,一时间,华朝的军事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铭元十一年,年 十八岁的皇帝萧云珏大婚,所娶的皇后正是五军都督薛海的独女。 见着薛家在军中的影响力 益强了,眼下又出了皇后,成为皇亲。 大婚之 ,看着五军都督薛海那 朗豪气的笑脸,丞相顾云浩却是微微眯了眯眼。 十一年底,顾云浩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入 面圣。 在与铭元帝萧云珏商议一番之后,在铭元十二年年初,顾云浩封丞相印,卸丞相令牌,还政与铭元帝。 对此,铭元帝当然是驳回。 最后,丞相顾云浩以父母年迈,需 空孝敬家中长辈为由,强硬还政。 见着顾云浩态度坚决,铭元帝还是没有办法,只得应下,但也只答应了收回顾云浩的朱批之权,却仍是不愿免其丞相之职,让其仍继续留在朝中辅政。 几番推 不了,顾云浩也只得勉强答应。 不过,经此之后,他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毕竟朝中现在一片安泰,而铭元帝也成长为一个让他放心的帝王。 早在他于齐地任职的时候,爷爷顾明良跟李氏已经去世。 眼下父亲顾长光跟卫氏,也已经年过七十,虽然身体还算健康,但总归也不年轻了。 在铭元帝即位后不久,顾云浩便亲自回了一趟淮安,将两人接到京中一起居住。 如今,顾云浩见着二老年纪大了,也是早就想卸下一些担子,多 空陪陪两位老人。 铭元十三年初,铭元帝亲临丞相府,在请教了顾云浩之后,便下令发兵五十万,直取幽州等地。 这一场战役持续了半年多,最后大败蛮族,不仅收回了幽州的千里沃野,更是重创了蛮族的元气。 在此之外,此次战役,丞相顾云浩也趁机除去了一些效忠五军都督薛海的将领,从而安 了不少效忠铭元帝的军事学院将领。 此后,五军都督薛海在军中的影响力大减,铭元帝取得了对军队的绝对掌控权。 铭元十四年,五军都督薛海病逝,铭元帝赐爵安平候,世袭五代。 薛家,虽然仍是后族,也是功勋世家,但已经没有实力能成为铭元帝的威胁。 待此事落定,顾云浩方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复又上折向铭元帝请赐。 哪晓得铭元帝仍是驳回不准,甚至还几次三番的私下微服来到丞相府,让顾云浩继续留在朝中,时刻提点与他。 见着铭元帝这般,顾云浩也是无可奈何。 虽然他知晓小时候的萧云珏很是 粘着他,但却没想到如今长大了还是这般德行。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