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空间有限,三个人挤在里面难免发生碰撞,在第二次沈珩拿东西撞到白凉,白凉再踩到沈睿哲之后,沈珩打消了让他们俩参与到做饭中来的念头,摆着手打发他们俩出去看电视。 白凉又怎么舍得让沈珩自己一个人在厨房忙活,而他们在外面心安理得地看电视,他不愿意走,非要给沈珩帮忙,沈珩无奈之下,只好打发他们俩去削皮。 兄弟俩一人拿着土豆,一人拿着胡萝卜,蹲在垃圾筐旁边面对面削皮,沈睿哲觉得还 好玩的,跟白凉提议道:“小黏黏要不我们来比谁削得快吧?” 白凉看了眼沈睿哲手里的土豆,又掂量了一下自己手里胡萝卜的重量, 觉差得不多,就答应了,还信心 地跟沈睿哲说:“胡萝卜比较好削,一定是我比你快。” 沈睿哲耍酷地转了转手里的瓜刨,不服气道:“那可未必。” 沈珩处理其他食材的间隙里不时往兄弟俩那边看一眼,见他们俩黑乎乎的脑袋凑在一起,蹲在地上像两萝卜头一样,脸上不 出老父亲一样慈 的笑容,但在听到他们兄弟俩的悄悄话后,他的笑容转为无奈,跟他们俩叮嘱道:“慢慢来也没关系,别把自己伤到了,睿哲你年纪比较大,注意看着点年年,别让他贪玩割到自己。” 兄弟俩完全把沈珩的话当做耳边风,心里都想着要比对方快,像两个小 孩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最后削完,胡萝卜和土豆的造型都很一言难尽。 他们俩还像献宝一样争先恐后地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展现给沈珩看,好像沈珩夸了谁,谁就在比赛中胜出那样。 沈珩看到被他们俩糟蹋得凹凸不平的食材,不 叹气,接过东西后,他就干脆把两个熊孩子赶出了厨房。 被赶出厨房后,白凉百无聊赖地扒在厨房门口往里瞅,只见沈珩站在灶台前,灶上的锅里热气腾腾的,还听到汤水咕咚咕咚翻滚的声音,水蒸气笼罩着沈珩高大的背影,雾化成一种道不明的温柔。 晚餐因为白凉和沈睿哲的帮倒忙,沈珩只来得及做了几道简单的菜,茄汁红烧鱼,胡萝卜炖土豆,炒 炒菜各一道。 即使这样白凉还是兴致 地开动了,他给自己舀了一碗胡萝卜炖土豆,完全不介意土豆块和萝卜块被他跟沈睿哲削得毫无形状可言,沈珩的刀功再好,也拯救不了坑坑洼洼的胡萝卜和土豆。 只要想到这顿饭是沈珩做的,里面还有他的一份功劳,白凉就 足得不行,他吃着吃着,突然想起微博上粉丝说他经常在家吃饭很接地气的事,一时心血来 。于是他突然放下勺子,离开餐桌跑去拿他的手机,登录他的官方微博账号,对着一桌子菜拍了张照片,编辑了一下就发送出去。 @白凉官方微博:小年夜。(图片) 虽然这个微博账号并不是白凉的个人账号,但因为白凉没有开通微博,所以官博的粉丝特别多,这条微博才刚发出去,就被粉丝们包围了,点赞转发评论批量上涨。 沙发!前排求眼 ! 板凳! 地板! 难得官博君发这么生活向的照片,这是小凉凉家的小年夜饭吗hhh。 小年夜饭可还行,真是一点都不寒碜呢23333。 赌五 这是沈珩给小凉凉亲自下厨做的! 胡说,看上面那几块胡萝卜的刀功,一看就是厨子小凉凉的手笔! 楼上的姐妹扎凉心了。 这个时候,我不相信官博君还待在小凉凉家里蹭饭,发这条微博的一定是小凉凉本人,要么就是沈珩! 楼上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其实小凉凉偶尔还是会上微博看看的吧? 那我今天开始疯狂留言,小凉凉会眼 我吗? 白小凉你有种偷偷发微博,你有种注册一个自己的账号啊!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窥屏! 看了一眼小凉凉的小年夜饭,再看眼我家的,虽然我家的 鸭鱼 都全了,但 小凉凉家的比起来,总 觉缺了点什么呜呜呜。 大概是小凉凉家的小年夜饭里放了狗粮,而你家的没有吧←_←。 平时管理白凉官方微博的小姐姐刚登上微博准备转发节目组提醒粉丝收看今晚节目的微博,她刚上去,差点就被新的消息提示给卡飞,她刷新一下页面,发现个人主页那里多了一条不是她发表的微博,上面配了一张饭菜的照片,底下的粉丝都 动坏了,评论一个接着一个的。 要不是知道白凉手里有官博的账号密码,管理员小姐姐都以为被盗号了,她见白凉的粉丝关注点都在白凉的小年夜饭上,于是将计就计,蹭了一下白凉的热度,转发节目组微博时加了一句话。 『大家应该都吃了小年夜饭吧,白凉的访谈节目要开始了哦,记得准时收看哦!』 底下地粉丝刷出这条微博后断定道:这样的语气一看就知道不是小凉凉本人发的,虽然语气很萌说了很多话,但都没有之前小凉凉自己发的那条 彩。 微博管理员小姐姐:我能怎么办,我也只是老老实实地工作而已啊! 白凉上电影台的节目播出后,不少影 才发现白凉原来真的是话剧演员出身,而李程和覃姝是他的同门师兄姐。而且看到影片中生死两隔的两个人现实里居然是恩恩 的小夫 ,影 们更加 动了。听说正月里李程和覃姝有话剧演出,他们也都在网上表示想为了李覃夫妇踏足话剧圈。 第217章 小年夜之后, 过年的气氛就浓烈起来, 各大商场都在年终大促销,年货大放送,这是年年家第一个 节, 自然不会甘居人后。 为此白凉还 空给年年家拍了一系列的照片,用作年年家的新年布置和促销活动。 超市入口两边贴着一对白凉的全身照, 白凉穿着大红 描金唐装,手里拿着一副对联, 十分喜庆。 进到超市,各大区域更是在显眼的地方摆上白凉不同的海报,海报上的白凉穿着款式不一样的红 衣服, 摆着不一样的姿势, 有的卖萌,有的耍酷,一圈逛下来能找出十几个不同的造型。 这样做也是为了 引顾客来逛超市, 发掘海报的同时也会留意到海报周围的商品, 间接地推销了超市的产品。而且卖场里面允许顾客拍照留念,并且找完全部海报的顾客,在收银台结账的时候还能额外获得一包印着q版白凉的利是封。 除此之外, 凡是在年货专柜购买年货高达一千元以上的顾客,结账后收银员会主动赠送一本白凉写真做成的 历,里面有十二张白凉的独家写真,对于粉丝来说,这个 历收藏意义重大, 并不会因为过时了而失去存在的意义。 这些促销办法都是白凉在大密度上节目上杂志的空隙中想出来的,然后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这些道具都赶制出来,安排到位,虽然人工和费用花了不少,但是在看到效果后,白凉觉得再忙再累也值得了。 奥帝广场 节前夕人山人海,其中以白凉的粉丝居多,她们兴高采烈而来,又 载而归,一个个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脸上笑容洋溢。 而其他地区的粉丝对b市当地的粉丝只能羡慕嫉妒恨,有些有条件的粉丝知道这个促销活动后,第二天就坐着飞机赶到b市加入购物行列了。而没有时间条件的粉丝,只能拜托圈内好友多去几次超市,帮她们拿一份礼物,甚至还衍生出了代购业务。其他路人从网上嗅到了商机,特意去年年家超市购物,将得到的礼品高价卖给外地的白凉粉,往往他们购物花了一千块钱,那个 历就能卖出五百左右的价钱,对于他们来说,节省了一半的开销,何乐而不为呢? 奥帝广场这几 的营业额节节高涨,平均 营业额高达千万,年年家超市的销货能力更是令各大新闻媒体咂舌。 与年年家合作的厂商也被这前所未有的盛况给震惊到了,往年年底他们都会滞留很多去年的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因为 期太旧,那些产品往往价格大打折扣,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但今年跟年年家合作后,他们发现存货还差点不够用了,几乎每天都要给超市送一两车的货过去,都到年关了,公司还能赚一大笔钱,老板一高兴,给员工额外发了红包,人人都受益。 年年家还跟多处种植养殖基地合作,蔬菜畜禽水产都直接从基地进货,水果也是跟b市附近几个省的果农收购,这几 载着苹果雪梨这些过年送礼必备的水果的大卡车不停地开往b市,需求量之大,完全解决了很多农户销货难的问题。 有新闻记者对年年家超市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追踪报道,甚至还采访到厂家和农户那里,问起他们对年年家超市这个促销方案有什么 想,他们无一不是赞赏 的。 某饼干厂商厂长:“多亏了年年家的年底促销活动啊。以往我们这个行业的老板都想着囤货到 节卖出去,结果导致每年都因为存货量太大导致滞销,过完年后产品无人问津,只能低价卖出去,甚至有的过期了只能销毁,浪费了不少成本,也浪费了得来不易的粮食,也让我们这些生产者大受打击。但今年就不一样了,跟年年家合作之后,由于卖场生意火爆,他们的需货量很大,我们屯的货居然都发出去七七八八了,我还有点担心过年期间要把已经放假回家过年的员工召回来加班呢。不过今年我们老板看厂里收益好,这两天给厂里上下的员工都发了大红包,工人表示如果天天能有这样好的效应,他们大过年加班都不成问题。” 厂长这番话说得慷慨 昂,完全不像虚情假意逢场作戏,记者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他带动了情绪, 到一阵阵 动。 记者随后又去了一家跟年年家超市有合作的果山,有户果农在家乡承包了几座山头种植苹果,一开始挣了钱,后来乡邻见种苹果有门道,纷纷加入,导致他们村村户户都是苹果。苹果多了,但是需求没有变多,渐渐的种苹果树就没那么赚钱了。有的时候遇到天气不好,苹果还卖不出去,只能放在仓库或者地窖里储存,好久都没有老板来收购,时间一久,苹果坏的坏烂的烂,只能一车车地运去填山沟沟,把果农们心疼得要掉血。 “去年有个自称是办超市的老板找来,问俺们愿不愿意跟他们签订合同,专门给他们供货,俺们只需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苹果, 据他们的安排来供货,就能得到有保障的销货渠道。俺们当时商量了一晚上,想着往年那么多苹果烂了也是烂了,不如拼一拼,就答应了那个老板。前几个月他们的需求量倒是不怎么高,一个月运两卡车苹果过去就够了,多出来的他让俺们先保存好,还给我们保价,不至于让我们赔本。俺们看他那么有诚意,就把苹果妥善地保存起来,等他需要了再运过去。苹果的产量实在太大了,俺们都担心他要不完。结果这个月以来,几乎两三天就要运一两辆大卡车的苹果进城,这不还没到 节,俺们仓库里的苹果就少了一半,不知道还够不够撑到明年收获呢。” 一个果农说完,另一个果农又抢着补充道:“可不是嘛,自从跟了那家超市合作,俺们就再也不用到处找果商收购俺们的苹果了,也不用再受那些势利的果商 价了,超市需求稳定,给俺们的价格也是统一的。旺季他们赚大钱,俺们也没什么损失,淡季俺们依旧拿那么多钱,损失他们来承担,大大降低了俺们的风险,俺们再也不用担心亏到姥姥家了!” 其他果农见他们说得 动,也凑到镜头前说了几句:“我听说那家超市的大老板就是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大演员白凉?那娃娃厉害的呀,几年前他演的那部电视剧,咱们村的人都 看,小娃儿们天天吵着要学他。没想到他小时候那么机灵古怪,长大了也能成大事,连咱们这些穷乡僻壤的人,都能受到他的恩惠,也不枉俺们当年那么喜 他了。” “对啊对啊,那个叫白凉的娃儿可是我们全村人的偶像,听我家闺女说他最近有电影上映,放寒假就一直吵着要进城里看他的电影,要我给她钱买电影票。我一开始还以为她是被娱乐圈哪个靠脸吃饭的小白脸给 惑了不好好学习成天想着追星,后来一问说是电视上老厉害的那个白凉出电影了,她要去看电影支持他。我一听,当下就给了她两百块钱让她带她弟弟进城去看电影,也算是对白凉的小小答谢吧。” “你们这些做记者的见多识广,不比我们这些乡巴佬,应该经常有机会见到白凉吧,能不能请你们帮我们给白凉带几句 谢的话?就说谢谢他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还给我们的生活来源提供了保障,我们会一直记住他的好的,也祝愿他演员越做越好,事业顺利。” 最后村长还向新闻记者展示了村民合资给白凉做的锦旗,上面写着“雪中送炭,冬 暖 ”八个大字。 这则新闻由一套台播出后,又引起了一番舆论,夸赞白凉做得好的人不在少数,也有一小部分的人说是白凉买通那些人作秀的。但后者没有什么说服力,年年家超市的销货能力以及营业额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而且一套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不可能会作假。 白凉的粉丝更是为白凉的所作所为 动不已,对外声称她们是白凉粉时, 脸都是骄傲自信,她们为她们选择了白凉做偶像而 到荣幸,于是又 染到其他人,白凉粉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村民拜托新闻记者 给白凉的那面锦旗,在新闻播出后 到了白凉手中,为此还特意给白凉拍了个特写镜头。画面中白凉穿着朴素简单,宛若一名普通大学生。 他受宠若惊地从节目组组长那里双手接过那面锦旗,对着镜头不停地道谢:“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今后我也会继续做得更好的!” 白凉领锦旗那一幕被媒体拍下来,虽然作为一位明星他被赠与锦旗实在充 违和 ,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会想笑,但看久之后,就觉得是理所应当了。 因为白凉在年底成就突出,不管是新电影全球票房记录新高也好,为劳动者排忧解难也好,都造成了很多正面影响。因此国家台 晚组委员会特意邀请他作为现场嘉宾,还给了他一张家属票,位置是中间很靠前的那几排。 如果不是 晚节目已经提前准备好,节目组都能给白凉安排个上台表演的机会,谈到这件事时,节目组也是 到深深的遗憾,还打趣说要给白凉临时安排个歌舞节目。 白凉听后连忙求饶道:“这个就不用麻烦了吧,我从小到大就没唱过歌,跳舞的话,我给你们表演拳法可以吗?” 节目组都被他信以为真的呆萌反应逗笑了,后来他们得知白凉的生 是大年三十晚大年初一凌晨的分界线,就给没有机会上台表演节目的白凉一个上台倒计时的机会。 白凉的真实生 又在网上掀起热议,这还是白凉第一次公布自己的生 期,之前他的资料里生 就是按照新历 期来写的,粉丝们并不知道他其实过的是农历生 ,更不知道他出生的时间如此巧妙。 得知白凉真实生 的粉丝捶 顿足,说她们居然被白凉瞒了这么多年,怪不得她们往年集体给白凉集体庆生的时候,白凉都没有正面表示过什么。然后又说今年是跟他一起度过的第一个生 ,一定要搞得隆重一点。 某家杂志主编从白凉的真实生 和名字里嗅到了八卦和商机,她花了很大功夫,才从白凉的经纪人那里得到采访白凉的许可,对白凉进行了生 和名字的独家采访,虽然为此杂志社也付出了几百万的代价就是了。 主编十分重视这次采访,甚至访谈都是亲自上阵,事先还打听了白凉喜 的环境风格,让人在办公楼布置了一间那样风格的会客厅。 白凉受邀到了杂志社,工作人员带他去了准备好的会客厅,进去之后白凉就被里面粉、白、米三 的温馨布置给shock到了。 他被安排坐在布艺沙发上,沙发上放了好几个动物造型的抱枕,他就顺手拿了一个抱在身前,舒舒服服地靠在沙发背上等待采访开始。 主编有着多年的采访经验,写采访稿更是不在话下,她开场跟白凉聊了些有的没的话题,然后慢慢把话题引到今天的主题上。 主编:“白凉,我记得你的真实名字是叫白年是吧?” 白凉:“是的。” 主编:“是因为你生 在大年三十晚大年初一凌晨分界线,承载了前后两年,所以才取名叫‘年’的吗?” 白凉:“我爸爸是这样跟我解释的,他说我呱呱坠地的哭声刚好伴随新年的钟声,开启了新的一年,所以取名叫‘年’。” 主编:“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名字太过随意了?” 白凉:“ 觉还好吧,虽然平时被人喊叠名的时候有点幼稚,不过习惯了之后,就觉得很亲切了。” 主编:“一般是谁会喊你叠名呢?” 白凉:“除了我父母应该就只有沈珩了。” 主编笑道:“听起来像是沈先生专属的称呼一样,如果有别人喊你‘年年’,你跟沈先生会生气吗?” 白凉鼓了鼓腮帮子回答道:“叠名不是对自己的小辈或者很小的小孩子用的嘛,我都这么大了,喊叠名 觉有点怪怪的。” 主编:“那沈先生喊你的时候,你也会觉得很奇怪吗?” 白凉一脸理所当然地说:“不会啊。” 主编:“为什么?不是说你长大了不能喊叠名了吗?” 白凉:“他不一样啊,他一直都喊我叠名,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要是他喊我全名,我就 觉应该是他对我很生气了。” 主编笑道:“你这样有点双标了哦。” 白凉理直气壮道:“毕竟他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嘛!” 那期杂志的封面是白凉,封面上显眼的地方放了白凉这次访谈的标题,让人一眼看到就有买下杂志的冲动。 那期杂志是除夕当天发行,原本以为过年了可能销量会有一点点滞后,结果刚上市就卖断货了,预先印刷的五百万本杂志全部出货,而印刷厂的工人已经放假回家,补货还得大年初三以后。 白凉的粉丝也是担心 节期间供货不足,所以一大早就去报亭书店抢购了,大部分粉丝买到了杂志,也有很多因为去迟了一点点没买到的,只能哭着让买到的小伙伴分享采访内容。 原来小凉凉的名字是这样来的,这也太随意了吧hhh。 就不要对一心搞研究的爸爸的起名功力有太大要求啦23333。 小凉凉很偏心哦,只让沈先生叫他年年,哼,宝宝吃醋了。 脑补一下沈珩板着一张帅脸喊白小凉本名的样子,一定很 吧,疯狂擦鼻血。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