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上,他是个严厉的父亲,对褚时令这个长子最为严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褚时令会对褚欣恪实行“ 教育”,也是从他自身的经历得出的经验教训。 而在生活上,他是温和体谅的,比如小儿子不愿意读军校他也从来不去勉强,对孩子们的工作、婚姻、生活也从来没有横加干涉。 “子女大了,都要远走高飞,有他们自己的 子要过。我要是过去,孝心他是不敢不敬,可时间长了别说老大和老大媳妇,就是我自己也不自在。” 年纪大的人,不能多管儿女事,管多了惹人生厌,可要是她真有什么不顺眼又不能说的,最后还是自己憋着自己,难受。 这么多年,大家都是分开过,她这个做婆婆的和儿媳妇的关系也 好,这就是大家平常不在一起,要是真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了,哪能这么和睦呢。 直到除夕那天,一家人才真正团聚了,褚时令和褚时运两夫 都来了金陵过 节。 “然然完全是个大姑娘了,一年没见变化可真不小。” 大伯一家从北平过来,到的比褚欣然父母要晚。邱静婷一到,叫了蒋 明和褚国志后,就拉着褚欣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一脸欣喜的样子,颇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 “可不是,过了年就十八了,哪里还能像个小丫头似的,长不大呢。” 唐彩琴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她的表情里是充 了温情和骄傲的。 女儿越长越漂亮,成绩也越来越好,前阵子他们夫 特意打了电话给女儿的班主任,老师说以女儿现在的成绩,考一 的大学绝对没问题,过年后各大高校开始提前招录优秀学生,老师认为褚欣然是符合提前招录标准的。 丈夫褚时运让她暂时先不要透 给女儿,免得褚欣然知道后产生懈怠心,而且他们都知道褚欣然想考北京的两所大学,那么这个时候就更加不能让她分心了。 “哎呦,我们家这大闺女,可稀罕死我了。” 邱静婷拉着欣然坐在沙发上,搂着欣然亲热的说,“你啊,不光是你爸妈的女儿,也是我和你大伯的女儿,同样的,你哥也不光是我和你大伯的儿子,也是你父母的儿子。” 欣然笑着点头,“我知道婷妈最疼我,哥还老吃我的醋呢。” 欣然从小就不喊邱静婷“大伯母”,而是喊她“婷妈”,据说这是邱静婷强烈要求的。不过对着褚时令,她还是喊大伯。 “你看你,一来就跟我抢女儿,我和然然还没说上几句话呢。” “什么你女儿,然然也是我女儿,我都愿意和你分儿子了,要不你也去找你儿子说话吧。” 褚欣恪真是躺着也中 ,他摸摸鼻子走开了,就因为自己是个男孩子,就没有被大家宠 的资格。 “哎,我下辈子也要做个女孩子,做女孩子多好,有人疼有人 ,不像我,只有天天挨骂的份。” 邱静婷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看你也就这点出息了,你怎么不想着点好呢。” 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玩笑话,自然也不会当什么真。要让欣然说,做女人才是最痛苦的,她要是能托生成男人才好呢,也就没有什么大姨妈、生孩子之类的痛苦了。 家里人都聚齐了后,蒋 明心情很好,一整天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一直在厨房里忙碌着,还不让邱静婷和唐彩琴跟着 手。 “你们去歇着吧,楼上的房间早就准备好了,过年的菜已经备齐了,等会儿包上饺子也就齐活了。” 妯娌俩知道婆婆不是那种刁钻人,再说这么多年,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她们早就习以为常了。既然不用动手,那嘴得甜吧,和婆婆说了几句好听的话,把婆婆哄的高兴了,妯娌俩就出了厨房,上楼各种回房收拾东西了。 楼上最好的房间一直是褚欣然在住,其他几个客房倒也勉强把人安置下来了。 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合家 ”,是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象征着“团圆”、“圆 ”。俗话有一句,“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可见年夜饭的重要 。 “快,把电视打开,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等着 晚。” 节联 晚会,是家家户户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也是前两年才有的,因为广大群众特别喜 的缘故,也就成了个惯例。 这会儿 晚还没有正式开始,一家人吃着饭说这话,把电视就开在那里,就等着节目开始。 “然然,这菜你一定要多吃点,这是用鱼丸、虾丸、 丸一起做的,叫‘三元及第’,你就快要高考了, 也是取个好寓意,希望你考上理想的学校。” 其实这道菜之所以叫三元及第,还是和发音有些关系,在金陵这里,鱼丸不叫鱼丸,而叫“鱼圆”,“元”也是取了“圆”的谐音。 “是啊是啊,然然你得多吃点。” 前年是褚欣恪高考,今年又到了褚欣然,要是往常,大家也不会说的这么直白,也是欣然成绩上升了,大家才会说的如此轻松。 “我们家然然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然然的目标是北平大学跟五道口,说好了,我们都在北平等着她呢。” “来,然然,哥哥也敬你一杯,祝你万事顺心如意。等你到了北平后,有哥罩着你,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长辈们看着两个小的这么团结友 的样子,心里更是高兴,而欣然呢,有这么多人关心宠 着,她的心里自然是温暖的。只是透过灯光,她又仿佛看到了前世的父母,他们也时常这样慈 的看着她。 可不管怎么样,虽然离开了 悉的世界,可能遇到这一家人,也是另的一种福气。 时间很快到了整八点, 节联 晚会正式开始了。 从八三年第一届 晚开始,每年过年看 晚已经成了老百姓的一种习惯。这也是因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匮乏,国家特意借助电视手段,向全国人民演绎了 节这样一个隆重的文化事件,为全国人民奉上了一道 美的文化盛宴。 以前觉得看腻了的 晚,这会褚欣然也看的津津有味。她还看到了不少 悉的人,有赵忠祥、姜昆、韦唯、屠洪纲等,最令人意外的是,这是赵本山第一次登上 晚舞台,他和黄晓娟表演了小品《相亲》。 “这小品还 逗的,这两个演员演的不错啊。” “就是长得有些丑。” 一听这话,褚欣然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谁能想到呢,以后每一年的 晚,赵本山的小品都是大家最喜 的表演之一,他也成了全国观众最受 的演员。 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年夜饭,最后吃饭饭菜都凉了。 “你们专心看电视吧,没吃 的等十二点了再吃饺子。” 正月初一的饺子,必须除夕包好,半夜十二点开始吃,也就是“更岁 子”的意思。 十二点整,电视机国家领导人开始给全国人民拜年,窗外也响起了阵阵炮竹声,蒋 明和邱静婷她们也端着热腾腾的饺子过来了。 “来来来,大家吃饺子,吃了饺子一年都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吉祥如意。” 褚欣然对饺子并不钟 ,应景的吃了几个后,在家人的催促中就回房间睡觉了。在大家眼里她还是个孩子,还是即将高考的学生,自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应大家要求回房间休息的褚欣然,躺在 上并没有什么睡意,她看着窗外不停闪烁的烟火,在黑夜中绽放,很快又消散不见。 这是她在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 节,让她特别想念从前的生活和家人。 她在心里祝愿,愿他们永远平安,永远健康,如果她的离开给了他们伤痛,希望他们能很快从伤痛中走出来。 她开了几年公司,有不少存款,父母也是退休的公务员,生活肯定不会有困难,只是一下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肯定会让他们难以接受的。 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听着随身听里的音乐也渐渐沉睡了,当磁带放到尽头时,那“喀”的一声,不是故事的结束,也许只是新的篇章的开始。 第十章 正月初三,褚时令和褚时运就离开,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只有褚欣恪因为学校还没开学的关系,留下来多过了几天,说是要多陪陪蒋 明。 开了学,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更紧张了,褚欣然却越来越得心应手,她花了更多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所有的科目里,她的英语是最好的,几乎每次都能拿到 分。语文和政治需要背诵的内容比较多,这个是无法偷懒的。而数学、物理和化学就以理解为主,把相关的知识点和题型摸透后,她的正确率已经能够保持在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高考前两个月,班主任私下找了褚欣然谈话。 “褚欣然同学,情况是这样的,现在各大高校都开始提前录取了,你的成绩在这一两年内都很稳定,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完全符合提前录取的要求。现在我来征求你的意见,看你有没有意向和这几个学校进行双向选择。” 褚欣然看了班主任给她的资料,几个学校确实都是不错的学校,可惜当中没有她心仪的。 “老师,我还是想参加高考,您也说过我现在考北平的大学完全没问题,所以我还是想自己试一试。” 自己的实力自己最清楚,而且她和那些同学不一样,她毕竟经历过许多,内心非常淡定,不会因为所谓的紧张就发挥失常,不过很显然,老师对她并没有这么强大的自信。 “欣然同学,你要考虑清楚,高考还是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存在的。而且这几个大学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学,关键是离家还近,我认为你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下星期再给我答案,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班主任一方面觉得褚欣然的成绩确实不错,按她目前的水平,想考北平的大学是可以的,另一方面又怕她发挥不好,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后悔找谁去? “谢谢老师,不过我对自己有信心。” 欣然也不想多说什么,一句话就概括了所有,班主任还想再劝,可看了她的表情后,还是收住了嘴。 “哎,你这孩子,行吧,你先回教室,这件事以后再说。” 年轻人都有些锐气,班主任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才好,他又觉得跟个孩子也没什么可说的,还是决定 时间给褚欣然的父母通个电话。 当天欣然刚放学回家,褚时运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你们老师说有几个学校愿意给你提前录取的名额,可是你没有同意是吗?” 说实在话,褚时运也是 纠结的,以前女儿的成绩并不怎么样,在班里不过中等,能考个大学就不错了, 本就不指望她能考一个一本的。 现在褚欣然的成绩不光提高了不少,还有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愿意提前录取,这事要是放在以前,那是想也不敢想。 现在他是要支持女儿的决定,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工作上很有主张的褚时运,这时候也有些举棋不定了,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想听听欣然自己是怎么说的。 “爸,我认为自己有把握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 想当初她考mba,也是一门心思考北平的学校,当时也有其他学校想录取她,她当时也是直接拒绝了。 如果连坚持自己梦想的勇气都没有,那还谈什么理想呢? 或许她妥协后也会有其他不错的发现,可明明能够成功,又为什么非得做一些不必要的妥协,不去尝试,又有谁能知道最后的答案呢? 现在就是一个高考,她已经为此做了近两年的准备,如果这样她都不能成功,那她简直要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褚时运听女儿这么说,心情奇异的缓和了下来。 “爸爸当然相信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和你妈妈都愿意做你坚强的后盾。你好好准备考试,不要给自己太大的 力,按平常心面对就行。” 离考试越来越近,再多的担忧已经没有必要了,他更多的是想给女儿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 “然然,你把这碗面条吃了,这么晚了你还在学习,可别把自己累坏了。” 晚上十一点,褚欣然正在整理近期的模拟试卷,没想到蒋 明端着一碗面条到了她房间。 “ ,我不饿得,再说你怎么自己送上来了,直接喊我下去吃就行了,万一烫到了怎么办?” 蒋 明年纪不小了,端着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还要从一楼爬到二楼,褚欣然真怕她不小心摔出个好歹来。 “没事, 我腿脚硬朗着呢,你赶紧把面吃了,吃完了早些休息,哪怕明天再看也是一样的。” 家里有个备考的学生,全家人的心都提着,时刻关注着褚欣然的动态,她要是有个需要的东西,都不用他开口,大家恨不得立刻把她需要的东西送到她的手边。 大今年院里有好几个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大家私下里也说好,要保持安静,不要闹出什么大动静来影响孩子们备考,所以现在,连那些调皮的孩子们,都被家长勒令不许在大院里大吵大嚷,他们想玩什么都得出了院子才成。 可以说在对高考和考生的重视上,不管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那都是千篇一律的。 “万人过独木舟”,真的不是说说而已,他们这样的家庭,虽然高考没有上升到改变人生的高度,可镶金的苹果和镀金的苹果,那金贵的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蒋 明放下面碗就下楼了,时间已经不早了,她也不想打扰欣然学习和休息,只留下欣然对着那一大海碗的牛 面“瑟瑟发抖”。 有了这一碗面的刺 ,之后欣然从来没有超过十点睡觉的,就是有什么要看的,也只会偷偷的开个小台灯,就怕 看到她房间的灯开着,半夜还要给她送碗面,上次那一大碗,可是费了她好大的劲才硬吃下去。 就这样,几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临考前的两天,学校开始放假,欣然准考证上的考点就是自己学校,不用折腾的 觉不错,她已经准备轻松上阵了。 “考试那三天小张就专门负责给你接送,特殊时期,我们得保证万无一失。”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