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赐婚与发现 祁五一行人到了京城之后,立即找了地方下榻,又派人打听文会的消息。 听完之后,不仅若有所思。 他总觉得,秦佑安这个时候办这个文会,有些不合时宜, 本不符合他的行事作风,更不像是为了求贤或者讨好读书人,总觉得他另有目的。 但秦佑安他这么大费周章地,若不是为了求贤才,又是为了什么呢? 就在祁五疑惑不解时,方圆突然开口问道:“主公,您真要参加这次文会呀?” 祁五回神说道:“那是自然,若是能在文会中 颖而出,还能进 参加 宴,岂不是省了我们一番力气。” “可就算能进 参加 宴,也未必能见到太后娘娘呀!倒不如我们直接潜进 去来的便捷呢!”这皇 守卫虽然严谨,但也未必困得住他们。 祁五却轻笑一声,说道:“你还以为现在的皇 是前朝那个四处漏风你的皇 吗?想要进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既然有更好的办法,我们为什么要冒险。” 而且,他也像正大光明地见秦佑安一次。伪装身份只不过是伪装给外人看的,他这个“败军之将”是绝对不能出现在众人面前的。 曹牧“啪”地一下又打了一下方圆的光头,斥道:“听到了吗蠢货!凡事动动脑子,不要动不动就要硬闯,要事坏了主公的人生大事,你就是跳一百次海都不够。” 方圆委屈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到底没有反驳,只气呼呼地白了他一眼,又问祁五道:“主公,咱们回来的消息,还要通知宋三公子吗?” “不必!”祁五斩钉截铁地说道,“以后都不必再跟他联系,他跟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是!”曹牧和方圆都应了一声。 顿了顿,曹牧又问道:“属下之前听说,宋……不,忠顺侯很快就要成亲了,我们也不 面吗?” “咦,宋良秀要成亲了,我怎么不知道?”方圆立即双目圆睁问道。 “我刚打听到的。”曹牧没好气地说道,“听说还是大佑皇帝亲自赐婚,是一位名门闺秀,下月初就成婚。” “哈哈,这大佑皇帝还不错,还给大臣找媳妇。这下子,宋家总算要有后了,咱们主公总算可以彻底放心了。”方圆摸着脑袋憨笑道。 他们却不知道,秦佑安给宋良秀赐婚,可没安什么好心。 之前秦佑安让人将何韵婷关押起来,宋良秀得知之后,很是愧疚,就向秦佑安这里来替何韵婷求情,想要让秦佑安将她放了。 秦佑安真是烦不胜烦,又不好真处置了他,便想给他找点事干,顺便给他找点麻烦。 知道宋良秀尚未婚配,秦佑安就上了心,命人调查了一番之后,总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二话不说,直接给他们赐婚。 秦佑安给宋良秀挑选的女子虽是名门之后,但 格泼辣又难 ,还十分善妒,最是不能容人的,所以年过二十还没有定亲,其兄长也算是秦佑安最近比较得用之人,之前因为妹妹的婚事艰难,还特意求到了秦佑安面前,秦佑安正好顺水推舟,促成了两家的婚事。 圣旨一下,宋良秀就是不 ,也得遵从。何况,他也不忍心拒婚,伤了这名无辜女子的心。 再说,对方怎么说也是名门之后,听说还是颇为能干的,就算 格稍微泼辣一些也无碍,他 格好,也能容忍得下,于是,婚事就这么定了。 只能说宋良秀太天真了,他那未婚 可不只是一点泼辣而已,等他成亲之后怕是再也没有功夫管别人的事了。 “主公,俺也没没媳妇呢,您什么时候也给俺赐个媳妇儿?”方圆咂摸了两下,有些羡慕,不由追问祁五道。 祁五这才想起属下的终身大事还没解决,他以前并不关心这种事,现在倒觉得可以管上一管,便说道:“回去之后,就给你赐个媳妇,让你们成亲,到时候可别又不乐意了。” “哪能呢?”方圆羞涩地道,“只能长得白胖,容貌过得去,又好生养就足够了。” 曹牧见他那副羞涩扭捏的模样,干呕了一声,险些没个吐出来。 中秋节前三天,文会终于开始了,举办地点是在王府花园。 皇帝特意派了国子监两名官员,来主持这次文会,其中一人,就是东 先生孙潜。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进入王府花园,是需要诗词字画作品当敲门砖的。 最后,再挑选出最出彩的五十人,进 面圣,并参加中秋 宴。 祁五作了一首诗,还算出彩,顺利进入了王府花园。 秦姝到底是没能凑上这个热闹。 毕竟是一群才子的文会,她去凑热闹也不合时宜呀。她当时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并非一定要去。 京城的百姓到底对这个文会充 了兴趣,虽然自己不能参加,也一直在谈论,语气中充 了羡慕嫉妒恨。 虽然他们是在天子脚下,但是,想要进 ,除非祖坟上冒青烟,否则,一辈子都没这个机会。 而这些才子们若是能入选,就能进 参加 宴,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呀! 举办文会的这三天,一旦有好诗作亦或者字画出现,必定会以极快地速度 传开来,让天下读书人品鉴,就算是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照葫芦画瓢的 上两句,给自家增 一点书香,真正的与民同乐,不只是限制在读书人之间。 这也是今年新皇登基,风调雨顺,是个大大的丰收年,更兼吏治清明,各项赋税都减了,百姓们的 子都好过些了,才有心思玩乐。 否则,连肚子都吃不 ,谁还管什么文会不文会?秦佑安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开办文会。 秦姝尽管在 里,没有亲临,也有人给她实况转播,报道王府花园文会的盛况。 有了什么新的诗词,她也能第一时间看到。 当然了,以她的文学素养,也只能凑个热闹,品鉴一下好坏而已,具体好在哪里,还是说不出来的。 只是当她看到一篇关于中秋的五言诗时,却是颇有 触。 因为这首诗写就跟去年八月十五时,她跟祁五在一起时的情景极为相似,就连相约每年一起过中秋的情景,也一模一样,最后诗人还反问他心中的那个人,记不记得这样的约定,表达了他对心上人思念之情。 秦姝也不知道,怎么就看懂了这首诗的意思。但她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凑巧,又或者是她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而已,诗人未必是这个意思。 只是,当她看到这个人的名字的时候,却忍不住楞了一下。 宋绍元—— 这个名字似乎是…… 随后,她的心猛然一跳,又急切地重新将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最后失神地盯着诗作好长时间没有动弹,最后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出一丝笑容来,浅浅的梨涡在 边若隐若现。 因为这首诗是抄录之后送过来的,倒是不用再还回去,秦姝就将它给收了起来,也不在继续看其他诗词画作了。 原本她对中秋 宴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这一次,她是必须要参加了。 这次 宴,不只宴请那些文人们,还有文武百官和女眷,因为是团圆的 子,各种规矩也都没那么严谨,避讳没那么多,倒也不必分开设宴。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那人应该会参加 宴,到时候,她倒是要找找看,看看能不能发现他。 高兴和 动过后,秦姝又忍不住担忧起来。 他可真是太大胆了,万一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就在秦姝的期待 动和不安中,文会结束了,中秋节这天,也终于来临。 秦姝也已经知道了可以进 赴宴的那五十名才子的名字,宋绍元的名字恰在其中。 宋绍元并不是这些人中最出风头,他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比较低调了,但也无法让人忽视了他,存在 颇强。 在中秋节这天,秦佑安早上来请安时,倒是特意询问了一下秦姝,有没有特别喜 的才子? 知道秦姝对文会 兴趣之后,那些文会诗作,可都是秦佑安特意叮嘱送过来的。 秦姝心中先是一跳,但是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心里却有些犯嘀咕,之前还没发现,现在却觉得佑安有点不太对劲,有些太殷勤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那些才子们,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呀? 她只是个围观的吃瓜群众而已,纯属看热闹而已。 她的意见 本不重要。 虽然心中腹诽,但秦姝还是说了几个人名,还试探地说出了宋绍元的名字,细细观察佑安的神 ,发现他听得很认真,却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之处,倒是让她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他是不知道那人身份的。 秦佑安走了之后,秦姝心里依旧觉得有些纳闷,甚至是别扭。 “青苗,你说这佑安到底是什么意思?他选才子,怎么还问起我来了?”秦姝有些不自在地问路青苗道,她怎么觉得浑身不对呀。 “首领想多了,属下倒是觉得没什么。以前陛下有什么事,也经常跟首领商议呀!”路青苗说道。 秦姝蹙眉点了点头,勉强同意了这个说法,或许,她真得想多了。 ------题外话------ 马上就要结局了。 ☆、第三十七章 大结局 中秋佳节,本是团圆的 子。就是大臣们也放了三天假。 这天本不该在这天设 宴,但既然皇帝下了命令,众臣也不得不参加。好在可以携带家眷,倒是让大臣们的怨念不是那么深了。毕竟,中秋节家宴年年有,中秋节 宴有可能就这么一次,最重要的是,能参加 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荣耀。 还不到掌灯时分,文武百官就已经携家带口的进 了,同时进 的还有收到邀请的那五十名文会的才子们。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是五十名才子大都十分年轻俊朗,风度翩翩,再加上此时正得意,更显得 风得意,意气风发,就像是开了屏的孔雀一般。 要知道, 宴的地点可是在奉天殿。这奉天殿,是整座皇 里最巍峨,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 殿,最重要的它的地位。他可是举行各种重要典礼,大朝会的所在之处,今年的殿试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而他们却能在这里接受皇帝的召见,甚至能跟文武大臣们一起参加 宴,绝对是无上的荣耀。 而那些携带家眷的大臣们,也很 兴趣地观察这五十名才子,毕竟,他们这三天正好休沐,便围观了这次文会,对于这些才子们的大作也都有所耳闻,颇有一些作品令人耳目一亮,心中正是对他们 兴趣的时候。 他们这些王公大臣家里,大都有待嫁之女,看到这么多玉树临风,品貌非凡的年轻才子,都不由动了几分招婿的心思,就连那些被父母带来参加 宴的年轻姑娘们,也都忍不住或偷偷或光明正大地观察他们。 好在现在正值开国之初,对女子的约束还没有那么强,朝堂又是新的权贵居多,真正的世家出身反倒是少,因此,规矩都不怎么严谨,姑娘们也都相当大胆。 还有相 的姐妹们凑在一起,对着那群才子们指指点点,时不时发出几声轻微的笑声。 因为皇帝娘娘们都还没到,今天又是个团圆的喜庆 子,倒是不用像平时进 那样谨慎小心,大家寒暄说笑,看起来都比较放松。 唯独一人,看起来有些沉默,似乎是有心事。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宋良秀。 宋良秀当然着急了,因为他发现,有一位不该出现的人出现在了京城,还参加了文会,现在更是已经跟他同处在同一个屋檐下了。 能见到亲人,他自然高兴,只是,绝不该是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 万一被皇上发现了,他焉有命在? 宋良秀一开始还以为是巧合,这世上同名同姓地多了,何况那人对他原本的名字深恶痛绝,甚至连提都不愿意提,又怎么会用大喇喇地用这个名字参加文会呢! 可是后来,当他看了他的诗作以及字画之后,他也来越觉得,他就是他想的那个人,而刚刚,他一眼就看穿了那个人的身份,因为他 本就没有做太太多的伪装,容貌也只是略作了几分调整而已,让人不至于联想到以前宋家。但他能蒙骗得过别人,却骗不过他。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