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记忆恍若在眼前。那个时候的他还会为此动怒,而此时的他,只会淡漠地回她:“随便你。” 她看不懂,亦看不透他。若他是无心,却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出对她的在意。若他是有心,那丝丝缕缕的关切也不过是天边的云彩,随风而逝。 她累极了。最初的时候是学会了不再去关注他,逐渐地,她又学会了不再去猜测他的心思。她学会的越来越多,她大概在不停地失去他。 最近一段时间,她频频光顾青楼,许是久未归家,她从心底怀念起了京都那朝歌夜弦的子。漂泊在外又是孑然一身的游子总是会对故乡分外贪想。 她走上了二楼,稔地坐在自己常坐的位置。 今,她的面前摆着一扇古旧的屏风。上面的漆斑驳,丹青半销。 她听了三年曲儿,从未被屏风遮挡过视线。她听的是曲儿,却也欣赏美人。胭脂水粉虽然俗气,但都是人间的泽。她喜看那伶人盈盈不堪一握的柳,喜润的朱,若是那伶人轻解罗衫,她心底也会涌现出些许的躁动。那是与傅湛没有关系的望,是她干涸的内心对体的渴望。 屏风后面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谢昭华看到了一角白衣。 她抿了一口热茶,双手把玩着手中的茶盏。茶是陈旧的谷雨茶,味道寡淡,而茶盏也是糙廉价。当年她在京都的时候,喝的是贵如金的新鲜明前茶,用的是苍翠剔透的青瓷。 伶人落定,素手拨动了琴弦。古琴的声音一响,谢昭华的呼随之一滞。 有多少年了,她未曾听过如此优美的琴音。没有丝毫的走音。在边被劣质的琴音折磨了数年之后,她评判乐曲的首要准则竟然是在不在调上。 畅灵动的琴音从他的指尖倾而出。即便有屏风遮挡,她也能想象出那是一双清濯有力的手在拨琴弦。琴音铿锵有力,时而似金戈铁马气回肠,时而似珠玉落盘委婉连绵。 嬷嬷进来了茶水和糕点,又悄然退去。谢昭华随手拿起一块翠绿的绿豆糕,轻咬了半口。绿豆糕入口生酥,清甜利。 她捏着手里余下的糕点,目光好似穿透了悠远的岁月,回到了她的二八年华。 京都行楚,她嗜甜却又不敢多吃,每次廷酒宴之上,她都会让御厨单独给她做一小碟绿豆糕。碟子用掌心就能托住,而中央那方绿豆糕也不过是指甲盖的大小。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即便是化成灰她也能认出来。 她不认为在这遥远的边疆,一个普普通通的青楼嬷嬷能买到廷甜点来讨好她。她也不认为这骤然进的琴艺是来自于甘愿栖身于此处的伶人。 “出来吧。”她朗声道。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