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小山豹的抓周时间,他爬在 上,在众人的注视下,第一个抓到的就是黎锦准备的 毫。 小包子十分紧张,他给弟弟准备的礼物是鞠,也不知道小山豹会不会抓。 小山豹在哥哥期待的目光中,先是瞅了他阿爹一眼,然后顺手抓了距离阿爹最近的一本《三字经》。 小包子更紧张了。 这会儿,老五突然开口,“小小年纪就抓 笔和书,真的……”看到就让人头疼。 老五的声音比较陌生,小山豹循声望去,倏的放下所有东西,飞快地爬到哥哥身边。 然后往小包子怀里一扑:“哥!” 小包子想,他家弟弟没抓他准备的礼物,反而抓了他……好吧,这也算一种安 了。 老五:“……” 小山豹转头瞅他:“坏!” 最后老五是被莫子旋带回去的。莫子旋大概是刚从学堂出来,穿了一身儒雅的白 长袍,虽然才十岁,但看起来颇为稳重。 他今 的打扮与前几次小包子见过的劲装完全不一样,身上的 悍气息都被藏起来。 惹得小包子都多看了几眼。 小包子对气质与爹爹类似的人,抵抗力还不是很高。 尽管如此,他还是最崇拜爹爹和阿爹了。 五 后,便是殿试的 子。 寅时黎锦便起 ,秦慕文为他束发穿衣。两人稍微吃了点东西垫肚子,黎锦就得出发前往皇 。 当然,他没敢喝水,虽说殿试并没规定不许如厕,但皇帝就在旁边看着呢,这要是憋不住,就显得很有辱斯文。 卯时,以黎锦为首的一百九十七名贡士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齐聚承天门[注]。 贡士们排队的顺序是按照会试名次进行的,黎锦身为会元,自然是第一位。 在承天门,他们将等待金吾卫的搜身检查。 殿试搜身并不像之前那么严格,毕竟也没人敢当着皇帝的面做小抄。 要真的有人如此胆大,那恐怕等候他的就是被 放的命运。 搜身结束后,贡士们跟在礼部侍郎身后,道路两边则是两百多名侍卫,在他们注目下,朝端门走去。 黎锦最不缺的就是面对大场面时处变不惊的态度,他穿越来之前,做过不少演讲,也汇报过不少工作。 两百多侍卫的‘夹道 ’,他依然面不改 ,脊梁杆都没弯一下。 出生高门的贡士自小就受过相关锻炼,他们家人也知道殿试的 程,专门派先生给他们训练过。 这会儿看起来也是风度翩翩,没有一丝畏缩。 但剩下出身一般的贡士则第一回 见到这种大场面,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弯 驼背缩着脑袋还算小意思,甚至还有人左脚踩右脚,差点把自己绊倒了。 最前方的礼部侍郎一直注意着身后黎锦的仪态,他知道黎锦在陛下那里挂上号了,不出意外,状元肯定落在黎锦身上。 所以,礼部侍郎才关注着,若是黎锦哪里表现得慌 了,他还能提点一下,结个善缘。 但黎锦气度从容地 本不像一个出身偏远乡村得农家子,要真的比起来,他凭借身高和相貌的优势,比身后那几位高门出身的公子看起来还要贵气。 思考的功夫,一群人已经穿过了端门,走到午门前。 午门分为正门、左掖门和右掖门。掖门只有在殿试或者大典情况才会开启。 而正门则分为三个门 ,最中间的门 为皇帝专用,大臣们上朝走的都是正中门旁边两个门 。 贡士们还算不得官,所以得走正门两边的左掖门和右掖门。 正门最中间的门 ,除了皇帝进出外,皇后在大婚当天也可以走这个门。 而剩下的机会,就是殿试结束后,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以从此门离开。 其他时间若是有人敢走正门中间,很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午门前,贡士们按照排名的单双,单数走左边,双数走右边。 穿过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奉天门了。 此刻,奉天门大门紧闭,黎锦一行人穿着单衣站在门外,这会儿没人喊冷,一个个都很是 动。 就算冻到牙齿忍不住打颤,心里也是无比的 动。 ——马上就能面圣了!要知道就算入朝为官,四品以下也没有上朝的权利,见到皇帝真的很难。 辰时刚过,鼓乐声中,奉天门开,众贡士穿过奉天门,站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 丹陛(皇 的台阶)上站着读卷官和授卷官,考生对着他们齐齐作揖。 又过一刻,太监宣所有人进入内殿。黎锦等人行五拜三叩礼。 随后,首辅大人宣读圣旨,其中包含了策问的题目。虽然殿内空间很大,但首辅大人声音也不小,保证贡士就算站在最后,也能听到他宣读的内容。 题目只念一遍,记不住也没关系。 等到他们依次落座后,执事官便开始发放策题、答卷纸,这会儿就可以细看了。 殿试的座位也是按照名次排的,黎锦在第一排右手起第一个,旁边就坐了一堆官员。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看题目。 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之前也说过,殿试不会淘汰贡士,但这并不代表题目简单。相反,阁老们会出一些题,呈给陛下后,让他选出一道作为殿试考题。 但皇帝若是有了兴致,也会自己出题。 这道题,就是陛下自己出的。他没有因为黎锦志在算经和工业,就偏向这一方面。 反而覆盖面极广,是真的为了选拔臣子所出的题目。 皇帝也看出来,黎锦会试的答卷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是在他另辟蹊径的基础上,文章逻辑环环相扣,让人辩无可辩。 他期待黎锦给他新的惊喜。 但若黎锦与会试一样,依然要把题目往算经方面扯,他也不会让黎锦出了一甲前三名。 毕竟那天在船坞,黎锦踏实肯干的劲头皇帝看到了。 他很欣赏这样的人才,但这样的人却不适合协助他管整个朝廷。 想要当状元,那就得在中庸里带着不为任何人徇私的正直,简单来说,就是在刚正不阿的基础上,还得有容人之量。 去年,万云之所以不是状元,就是因为他态度带着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自负,眼中只有自己看得上的人,其他人他一概不理。 这样的人有能力,却不适合当大官。 黎锦看到考题后,闭了闭眼,他事先就猜到了殿试题目不会让他有捷径可选。只能谨慎认真的写治国八股文。 这么一小会儿,黎锦便开始回忆起前几 温习过的书。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黎锦整理好思路,他开始落笔起草——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臣闻: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注] 一篇草稿一气呵成,黎锦检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甚至都不用改其中措辞。 皇帝在抬上批阅了一会儿奏折,见黎锦突然停下了奋笔疾书的动作,他走下场,想要看看黎锦到底写得是哪方面内容。 这一看,皇帝足足在他身后站了几分钟。 殿试的策论中,黎锦文章一改之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风格,却也借用前面几位皇帝的治国理念,贴合当代国情,写出了一篇完美的治国之论。 几位阁老看着陛下的表情,一个个心里也有了数。 黎锦誊写完后又检查了一遍,不过午时刚过一点,他就 了答卷,准备出门。 这样一气呵成的文章,黎锦写完后 觉自己还沉浸在构思的世界里,他得回家缓缓。 殿试后三 便是传胪大典,得宣布排名,故此,评卷时间太短。 所以便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直接挑会试前十名的答卷出来,选出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黎锦如今已经是会元,不出意外,一甲三人中,少不了他。 黎锦回家后,把自己的答卷又默写了一遍,才洗澡躺 上。 他这一睡,直接错过了晚饭,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醒来后,黎锦直接坐起,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去案几上拿起自己睡前默写的策论开始看。 秦慕文给他披上衣服,又掌了灯。坐在一边,十分安静的等黎锦看完。 他想,自己光是听了听殿试的 程,就觉得心 澎湃。夫君这可是去考了殿试,现在 神紧绷一点也是正常。 如若夫君态度一如往常,那才会让他觉得奇怪。 三 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很快就到了传胪大典这天,黎锦与所有的贡士都穿了礼部事先备好的衣服, 系素银带,脚踩白底黑面的管靴。 头发则盘起来,站在皇极殿的台阶下,等候鸿胪寺官宣读制诰。 唱榜结束后就有人捧来乌纱帽,状元的会和其他进士有所区别。 “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注] 黎锦站在第一排,周身气质清贵中带着严肃,他听着读卷官朗声唱读第一名。 “第一甲第一名,鸿雁村,黎锦。” 黎锦双眸微微瞪大,喉结耸动一下,他居然真的连中六元,三元及第了! 前三名唱榜都会唱三遍,人的嗓门有限,进士们也都在殿外,外面则站了很多鸿胪寺官员,他们每隔一段距离,开始重复上一人所唱的内容。 朝 映照的红墙琉璃瓦下,一声比一声洪亮,又中气十足的唱榜传遍整个皇 ,一遍遍在紫 城内回响。 “第一甲第一名,鸿雁村,黎锦——”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 【让黎锦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停留在他年轻时最辉煌的时刻吧~】 【谢谢太太们的支持, 您们。鞠躬。】 【作者微博:【据说这是个正经的姑娘】,我去做一个微博转发 奖,一等奖是armani的红管405,再 十个人每人送1000晋江币(条件是订阅率80%以上)。随后把之前发过的和谐号(7000字),之后新的和谐号(3500字),都会一一补上,再次谢谢大大们的支持。】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