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学,只要心态摆得正,工作态度好,能力行不行,倒在其次。 当然能力强,她不会埋没她,倒是一定的。 能力差一点没关系,公司大了,总得有人在基层打杂,只要不主动犯错,自己也不会亏待她。 第二章企业文化 “我明白,你这是想帮她。”乔昌智笑道。“就像亚婷,其实也没什么能力。你给她的待遇,远远超过她本身的付出了。” “没这么夸张。”叶纤红不以为然。“任何一家公司,都像一个生态环境,需要各种各样的生物存在。有的人能力出众,有的人忠诚度高,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 “哦。”乔昌智第一次听叶纤红提出这个概念,有点好奇地问:“这个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一家好的企业,除了能赚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有没有企业文化。”叶纤红想了想,决定把自己的办企业理念说了出来。“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经营得久了,慢慢型成的一种文化,以后会成为一家企业的标志。” “哦?”乔昌智有些意外。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新鲜,却给人很高端大气的 觉,他不知道就相信了叶纤红的话。 “你还记得海尔砸冰箱事件吗?”叶纤红问道。 “记得啊!”乔昌智回答道:“这件事当时闹得 大,我还专门找了相关资料看过,觉得张瑞 确实有魄力,难怪海尔做得这么成功。” “其实张瑞 砸冰箱事件,算得上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危机攻关。”叶纤红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不仅改变了海尔员工的质量观念,为企业赢得了美誉,而且引发了中国企业质量竞争的局面。以后只要一提海尔,大家就会想到,这家公司很重视质量。” 在叶纤红看来,张瑞 这样做,其实是利用事件营销或者说创造事件营销,是个运用 情营销的高手。 在营销策划过程中,他懂得过尤不及的道理,因此许多煽情的言行往往点到为止,使购买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这次行为中,并对海尔产生信任,从而转移了对产品的高价格和企业谋利原则的关注度。 当大家对企业高度信任,海尔面对这些已经失去免疫力的购买者,就能够从容地一边送给他手帕擦眼泪,一边从他口袋里掏钱了。 而张瑞 的这种经营理念,也逐渐成为海尔的核心文化。 海尔砸冰箱事件,可以说是现代海尔文化的一个建立标志。同时也标志者张瑞 倡导的海尔模式的诞生。 “是啊!”乔昌智点头。“这件事意义很深远,让海尔一下子从同行中 颖而出,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那你认为,为什么海尔被认为是伟大的呢?”叶纤红继续问道。 “因为它引领了一种发展模式。”乔昌智想了想,回答道。 当初他因为腿病,在家自学时,曾把张瑞 作为自己的偶像,希望有朝一 ,也能像他那样,成为一代传奇的管理大师。 现在听跟叶纤红聊这个,她似乎有不同的意见。 “其实在我看来,这不是什么发展模式,而是倡导了一种企业文化。”叶纤红提点他。“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大家听到一家公司名字时,就会想到代表这句公司的词。而海尔的代名词就是质量,这就是他们的企业文化。” “你这样说确实有道理。”乔昌智想了想,觉得叶纤红这样表达,似乎比自己的理解,更提高了一层。 “所以,如果我们也想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就得慢慢摸索出,适合我们企业的文化。”叶纤红做了总结。 “你说得对,我会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的。”乔昌智认真地答道。 经过叶纤红的解释,他彻底明白了企业文化对一家企业的重要 。 这就像给一家企业打上了某个标签,别人只要一提到它,就会马上想起关联的企业。 那样一来,能省多少宣传费用啊? 忽然笑了:“这跟朱亚婷和蒋雪晴有什么关系?我们刚才明明在聊她们啊!” “还真的有关系。”叶纤红答道。“任何一家大企业,里面的人员形形式式的都有,有打算为企业卖命的,有吃里扒外的,也有混 子的,反正一个企业就是一个世界。而一家企业想拥有自己的文化,必须有人去宣传和推广,你说谁会去做这些事,靠那些混 子的人?” 说完,身子后仰,找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静静望着乔昌智。 “我懂了。”乔昌智默默思考了一会,忽然身子一震,有点惊骇地望了叶纤红一眼,然后叹气道:“我原以为自己管理能力非常厉害了,跟你一比,我还在初级阶段,而你已经谋国的能力——”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那么多诸侯,最后只剩下三人,并不是因为三人最聪明,而是这三个最善于用人。 而叶小姐用人的方式,已经达到了极其高深的地步,任何人都能给他们找到位置,而且企业还真不能缺这样的人。 原以为她用亚婷和蒋雪晴,是情 用事,原来她想得比自己深远多了。 也对,一家企业,需要凝聚力。 但是怎么产生呢?当然需要那些对企业完全依赖,自动会对外推广的人。 当外面有人抵毁自家企业的时候,这些人就会站出来,维护公司的荣誉。 “哪里有你说的这么厉害,我只是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而已。”叶纤红见他误会自己了,不好意思地叫道。 “那也远远超过我了。至少我没有你想得那么远。”乔昌智依然觉得不可思议。“确实,企业少不了这样的人,不但不能少,而且要让这样人,成为公司的主 。借着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影响其它刚进入企业的员工,这也是一种力量,对企业来说,缺少不得。” “这话说得对。”叶纤红点点头。“我们有时候确实需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能局限于某些我们认为管理能力强的人。” 两人不知不觉探讨了一会企业管理上的思路,话题也越谈越深入。 乔昌智觉得叶纤红今天的话,对自己触动非常大,需要好好消化和 收,所以一时没有开口。 现场于是沉默下来。 第三章步入正轨 “对了,乔总,你年纪也不小了,既然有了合适的对象,早点把婚结了吧?”叶纤红笑着转换话题。 乔昌智原本就气质儒雅,五官英俊,腿治好后,整个人的 气神全部恢复,军人特有的硬朗和轩昂,也全部回来了。单看外表,绝对是少有的帅哥。 如今在公司担任总经理,年收入十万元以上,房子车子全都有了,可是说是虞城最顶级的钻石王老五,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子想嫁给他。 叶纤红希望他尽快把个人大事解决了,也好稳定下来。 对一个男人来说,没有婚姻,就意味着没有牵绊,所以什么时候想离开了,就会毫不犹豫放弃现在的所有。 如果他有了 儿,就不可能这样随心所 ,即使碰到难以承受的困难,也会咬着牙撑下去。 所以官场上想获得升职,往往必须是已婚男人,到了一定年纪还未结婚,就会影响他的前途。 叶纤红自然不担心他会背叛自己,但是婚姻对一个男人的成长来说,确实是有好处的。 “下半年吧!”乔昌智突然被问到这个,顿时有些 狈。 主要是叶纤红跟外甥女年纪差不多,纯粹从生理上来讲,还是个小孩子。 被她这样一本正经地关心,他 觉特别尴尬。 “那就好。”叶纤红见他说得这么确定,放心地笑了,想了想,又提醒了一句。“如果有什么困难,你提前跟我说。” 以乔昌智的身份,如果要结婚,肯定得好好 办一下。 问题是他最亲近的人,只有一个姐姐,而且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想帮忙也未必帮得上。 “放心吧,叶小姐,到时一定找你帮忙。”乔昌智明白她的心意,也不好意思矫情了。“你知道我家里亲戚少,到时还得你多找些朋友过来,给我捧捧场呢?” 中国人都讲面子,乔昌智也不例外。 如果办喜事时,客人来得不多,大家就会觉得丢脸。 最好是办上二十多桌三十桌,这样才显得主人亲朋好友多。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理想的状态是,能请到一些大人物前来捧场,那才是真正涨面子的事。 这种事情,乔昌智身边没有人做得到,只有自家老板才帮得上忙。 “好。”叶纤红一口答应下来。 两人聊了一会,看时间已到了九点,再次往车间而去。 叶纤红用人一直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把工作 给某个人之后,就尽量不 手,让对方全权去管理。 制衣车间准备就绪之后,今天还是第一天开工,工人还不习惯工作环境,肯定会有一个忙 的过程。 所以她和乔昌智回到办公室里,没有去现场给杨雪增加 力。 给了她一个小时的准备,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坐在自己的岗位上了。 至于后面的工序还没办法开工,那无所谓,毕竟从裁布到 片,肯定有一个时间差,着急不来的。 到了车间,里面比两人想像得还要齐整,工人坐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待前面的工序把半制品 传下来。 虽然有人在相互聊天,不过声音 得很低,这样就不错了。 至少没有人大喧哗,更没有人走来走去,叶纤红初步认可了杨雪的现场管理能力。 而杨雪此时正站在裁片区,指挥工人有序地把布片拿到工人前,接到布片的人,开始 制。 看着电动 纫机机器开动后,发出哒哒的声音,叶纤红和乔昌智暗暗点头。 再观察另外两个管理人员,一个拿着布片,在仔细核对尺寸,另一个在车间后面,不知道在捣鼓什么机器。 “没问题了,一切 给他们吧。”叶纤红对乔昌智说道。 对她来说,新开一家工厂,一切从零开始,只要能正常生产,就达到目的了。 至于产能什么的, 本不用 心,只要磨合一两个月,大家为了多赚钱,自然会把速度提上来。 毕竟没有一家工厂,一开始就能配合完美,需要长时间适应。 就算工人的 练程度,也需要时间。 只要方向没有错,管理到位了,一切就会走上正轨。 就像当初刚开美容会所和瑜伽馆,她都没有急于求成。 反而给董采玉时间,慢慢琢磨和调节,现在一切朝着她的预想在进步。 如果当初自己焦虑赚钱,胡 手管理,只怕 速则不达。 至于隔壁的车间,会比这边晚几天开工,主要是人员招聘和培训没法同时进行。 等这边稳定下来后,那边再开工,那样就不会 。 叶纤红手边暂时没有合适的人,如果有,她会考虑给杨雪找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助手。 一个年轻有冲劲的管理人员,需要一个成 稳定的助手配合,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也减轻杨雪的负担。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