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是虞城最早的居民区,简陋的平房大多建于解放前,因为实在太老旧了,大多已成了危房。 节期间,有一间老房子塌了一堵墙,还砸伤了一个熊孩子,政府不得不下决心重建这里,要求居民马上搬离。 现在这里已腾成空地,在没有建好之前,谁会没事来这里? 叶纤红到了 堂口,向两边望了望,见没人注意自己,匆匆往里走。 走到一间老房子的屋檐下,这里光线非常暗,如果不是仔细观察,就算站在几米开外,也不会发现她。 叶纤红选定了地方,就马上进入空间。 空间还是老样子,唯一有变化的是,原先没有任何声音, 觉死气沉沉的地方,因为有了一只鸭子,偶然嘎嘎叫两声,给空间里增 了一丝生机。 叶纤红解开塑料袋,匆匆把鱼倒进河里,才过去两三分钟,已有几条鱼身子翻白,浮在河面上一动不动了。 好在大多数鱼很快就钻进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走了。 正要把那几条死鱼捞起来,忽然发现自己的手刚碰到它们,居然又动了, 原来它们只是一时闭气,并没有真正死掉。 望着它们在河里畅快的样子,叶纤红无来由地开心起来。 在河边站了一会,她打算离开空间,去农贸市场继续给它们找伙伴。 鸭子的叫声也提醒了她,应该买几只家禽到空间里,让里面热闹一点。 想到大公 每天喔喔地打鸣,母 咕咕叫着,带着一群小 在空间 跑的场景,叶纤红 觉生活是那么美好。 至于猪牛羊什么的,还是算了,它们吃得多拉得多,会把空间搞得臭烘烘的。 她可不想空间被污染得一团糟。 如果有狗,倒可以养一只。 它们最有灵 ,说不定在空间久了,会变得更聪明。 叶纤红这样想着,出了空间,站在原先的屋檐下。 身边静悄悄,果然没有人打扰她。 叶纤红松了口气,正要离开 堂,一声尖利的婴儿啼哭声忽然从 堂深处传出来,钻入叶纤红的耳朵,把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她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巷子里的人不是全搬走了吗?怎么还会有婴儿的哭声? 叶纤红往里走了一步,凝神细听,想确定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可是她失望了。 那哭声响了一下之后就消失了,四周一片死寂,似乎刚才是她幻听,其实 本没有婴儿哭过。 见鬼了? 叶纤红再次往里望了一眼,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 觉这条 暗的 堂,突然给她 森森的 觉,把她全身的汗 都 得立了起来。 她不敢再停留,仿佛被什么撵似的,匆匆往外跑。 出了 堂,回到人头攒动的农贸市场,耳边是鼎沸的人声,叶纤红的 觉才好了些。 原来自己胆子也就这么大?她暗暗取笑自己。 走到刚才跟她打招呼的摊主前,分别买了一斤泥鳅和黄鳝,提在手里。 这两种鱼即使离开水,也不会短时间死掉,叶纤红可以放心地带着它们,在边上继续逛。 本地虽然是江南水乡,淡水鱼的品种其实不多,叶纤红发现已找不到她想买的鱼类,就进了市场内部。 最后又买了几条昂刺。 这种鱼在本地,算得上是鱼中贵族,价格比较高。 如果想经常吃到,自己养是最好的办法。 螃蟹和河虾的价格也贵,她原想着下次有钱了再买,但是见老板娘非常好说话,不嫌她买得少,最后还是买了一些。 五六只河虾大概三两,她花了十五块钱。 又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三只小小的黄甲蟹,也就是青蟹。 这种螃蟹比较好吃,不管做成蟹黄粉丝煲,还是姜葱炝炒,味道都很赞。 如果懒得做,还可以蒸水蛋,一样好吃。 叶纤红对它的味道算得上情有独钟。 前世的深圳,到处都是以蟹煲为主打的美食店,她吃过很多次,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见东西买得差不多了,叶纤红离开市场,准备回家。 至于家禽,市场买的还不如家里养的,到时回家捉几只就行。 “前面的小姑娘,你等等——”叶纤红走出市场,刚在人行道走了几步,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叫,然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你——叫我?”她停住身子,疑惑地问。 面前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妈,因为很瘦,显得老。 穿着一套宽松的练功服,像是城里打拳回来的退休老人。 手里提出几个袋子,应该是刚从农贸市场买菜回来的。 看她的神情,明显认识自己,问题是她不认得对方啊? “是啊!”这个大妈 神倒是特别好,虽然跑了一段路,居然脸不红,气不 ,倒像是闲庭胜步过来的。“你不记得我了?” 呃—— 叶纤红没想到这个年纪的大妈,也有兴趣跟自己玩猜猜我是谁? 不过仔细看,还真的有点脸 。 第七十二章不速之客 “你真的不记得了啊——”大妈热情地提示:“慕尼黑舞厅——” “你是——”叶纤红一下子想起来了,面前的大妈,竟然是上次跟段俊希去舞厅,那个喜 化浓妆,折扇遮脸,走脸妖娆的舞厅经理。 “是不是变化太大,让你不敢相信?”大妈咯咯笑道。 此时的她,像是换了一个人,笑得那么肆无忌惮,脸上的皱纹全部舒展开来,像一朵完全开放的菊花。 “是不敢认。”叶纤红点头承认。“完全是两个人。” “那是当然。”大妈得意得像个孩子。“以前因为工作需要,所以那样打扮。现在离开慕尼黑,算是彻底退休了,我是怎么舒适怎么来,自己喜 就行——” “这样很好啊!”叶纤红见她能笑得这么开心,知道她最近肯定过得好,也替她开心。 重生前,经常看到一些退休老人, 世界到处跑,那种享受生活的积极心态,让她非常羡慕。 总想着如果自己老了,也能这样潇洒就好了。 重生回九十年代初,因为贫穷,不管什么年纪的人,都在努力为生活打拼,很少见到这样的老人,没想到今天碰到了一位。 “那还得谢谢你。”大妈 地说:“因为有了你给的舞蹈和歌,我才敢辞了工作,一心一意培养女儿。前几天找 人重新编曲配舞,把舞曲制作好了,现在已送去沪市人民广播电台了——” “啊?”叶纤红有点摸不清头脑,既然歌已制作好了,要么出磁带,要么出唱片,送去电台做什么? “这些你可能不了解——”见叶纤红疑惑,大妈解释道:“这首歌制作好后,监制也非常看好,帮我们送去沪市电台fm103.7兆赫,参加‘上录音乐万花筒’的 行歌曲排行榜评选,如果排名能进前十,就能一炮而红了——” 原来如此。 这个时代没有网络,新歌想红,只能靠电台。 叶纤红担心的是,这首歌太新 ,不知道能不能 引九二年的年轻人。 记得前世去深圳后,买过一盘盗版磁带,叫《一九九二年十大劲歌金曲》,应该是香港排的榜单,她听了好几年,所以对那些歌印象很深,除了林忆莲、叶倩文、王靖文各有一首歌上榜外,其它七首,全是四大天王的。 而沪市的音乐榜单,还有大量的台湾歌星打榜,所以难度会更大。 不过做为新人,能不能进前十其实不是重点,只要能被电台看中,多播放几次,就等于成功了。 九二的舞曲,大多数是歌红了之后,再编成舞曲,所以重点在歌身上。 而那首《独一无二》,像那个时代的所有舞曲一样,因为用电脑制作而成,所以曲风反而成了重点。 只要你听久了,就会跟着抖腿,就会被洗脑。 所以才会被填上各种词,出各种语言的版本,因为歌词真的不是重点。 “这是好事啊!”叶纤红由衷地替她高兴。“等这首歌唱红了,她肯定成了大歌星,你就可以享福了。” “那是。”像所有做母亲的一样,只要有人夸自己的女儿有出息,她们就开心了。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叶纤红手里还有刚买的泥鳅黄鳝和蟹虾,所以得抓紧回家,免得不小心闷死它们。 “对了,我向你的同伴打听你的住址,想当面道谢,可惜没有人知道。”大妈遗憾地说道。 “哦。”叶纤红离开酒店后,确实没有告诉别人自己的新住址,连朱亚婷也只有电话号码,没有去过她住的地方。“谢什么,我当初就说过,不需要酬劳。” 有一句话叶纤红没说,她大脑里能哼唱出歌词的好歌,至少有几百首,如果靠它们卖钱,那自己不是立马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这怎么行?”大妈不高兴了。“原先我不知道一首好歌的价值,也没当一回事。听那个监制说,这种创新的好歌,市场价起码几万,我怎么能白占你的便宜呢?” “那也要等你女儿赚了钱,确定是首好歌,你再看着给吧!”没想到这个大妈还这么固执,叶纤红只好让步了。 如果他们硬是要给,自己也意思一下收一点吧。 叶纤红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结,反正在她心里,重生一场,靠自己的阅历和见识赚钱,她心安理得。如果把别人辛苦得来的创意,比如小说,比如歌曲,占为已有,她心里就会有 力。 所以她宁愿替人化妆赚辛苦钱,也不愿意做个盗版作家和音乐人,即使钱少,也花得心安理得。 “那行。”大妈也不是死板的人,为了请人给女儿制作这首歌,她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搭进去了,现在要她拿一万块钱出来,她还真没这个本事。 只能盼望女儿能靠这首歌,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了。 “大妈,我还有事,得回去了。”叶纤红记挂着袋子里的东西。“下次有机会再聊吧!” “好。”大妈说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老家应该是北方的。“那我们下次再见。” 等叶纤红走了几十米,她又追上来。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