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朱雄英和朱至建完最后一处烈士陵园,已经在第一时间给信国公去信,就是为了让信国公赶紧回来,两家迅速把两人的婚事办好。之后不管朱至要做什么,都可以放开去做。 结果怎么着?都到这个时候了,家里竟然还有人盼着汤显和朱至的婚事黄了? 难不成他们以为,朱至不选汤显,会轮得到他们其中哪一个。 做他们的 秋大梦去! 信国公虽然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孙子们越发不像样,都是被儿子媳妇们教坏。连这么一点容人的气度都没有。如今的他们不断给汤显使坏,就没有想过以后他们有求汤显的时候? 第115章 说服 ◎议婚◎ 不断的 气吐气, 信国公劝告自己,莫要跟这些蠢货计较。 当务之急还是要让汤显保持稳定的心态和朱至继续接触。 汤昱脸 其实同样不太好, 毕竟自己现在究竟什么样子, 他还是算有数的,妒忌会让人变得无比丑陋的道理,他清楚无比。 “祖父!”汤显眼看僵持不下, 赶紧出面唤一声信国公, 并不希望信国公当着外人的面斥责于自家的兄弟,不过是徒让人看了笑话罢了。 “你怕是以为安和郡主是个脾气好的吧?改天我带你进 问问 里的几个王爷们, 让他们告诉你,安和郡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你, 你只看到娶安和郡主的好处,想过安和郡主的脾气是你能受得了的?”不是信国公看不起孙子,一个两个什么德 ,他当祖父的人自然是有数的。 朱至同样也不傻,她虽然必须要从汤家里选一个, 肯定是选一个能包容她的人。 哼, 连自家的兄弟好都容不下的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谁会觉得这样的人能够包容人。 信国公真就想问问儿子们到底是怎么教人的, 教出这样一个鼠目寸光, 输不起的人。 信国公吹胡子瞪眼睛,巴不得把儿子们拉过来打上一顿。 汤昱被信国公斥得面红耳赤, 自觉无颜见人。 可是, 信国公并没有打算就这样放过他。 “你, 去祖宗牌位前给我好好的跪着, 反省反省你到底做错了什么。什么时候想明白了, 什么时候你再给我起来。”信国公知道,儿孙们不教是不行的了,再放任他们没规矩下去,早晚有一天汤家得毁在他们手里。 汤家,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样子,好不容易才起来,他怎么能让儿孙们给败了? 真要放任汤家败了,他又怎么会向朱元璋求取朱至。 汤昱是不服的,想要反驳,信国公已然先一步提醒道:“莫要 我动手。” 怎么说信国公还是家里说话算数的那个,他要说打谁,罚谁,谁也休想说半句不字。 汤昱再不情不愿,除了瞪上汤显一眼,啥也做不了。 “滚!”可他那么一瞪,不是更让信国公不 吗? 他怎么养出这样一个孙子,长脑子的吗? 汤昱眼看信国公已经扬起拐杖,下一刻就要朝他打来,岂敢再怠慢,赶紧跑。 信国公气 吁吁,都是被汤昱给气的。 汤显上前顺过信国公的背道:“祖父,您消消气。” 信国公看着汤显平静的面容,自知汤显沉得住气,也不至于为了这点事和汤昱计较。 “今天进 怎么样?安和郡主是不是比三年前更好看了?”不怪信国公有此一问,想当年他不就是见着刚出生的朱至,觉得朱至长得好看,这才想让朱至当他孙媳妇的? 长得好看的人本来就是得天独厚,信国公相信,他看脸,汤显也一定看脸。 果然,汤显点了点头,脸都红了,就连那耳 也泛着红晕,看得信国公不 笑了。 “你啊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人刚见面,相互不了解,能看那个人什么,不就是那张脸?好看才能让人看呆了,看傻了。”信国公理直气壮的承认自己的见 起意,虽然这个意是为孙子们起的,那也完全不需要否认。 “皇上也不知道怎么修来的福分,能得了一个这么 致好看的孙女。你看看这 里的皇子皇孙不少,但若说长得最好看的非安和郡主莫属,谁也比不上。”信国公对此表示羡慕的,末了跟汤显嘀咕道:“可你看皇上皇后,太子和太子妃,也就一般而已。这安和郡主看起来就是老朱家的人,但却长得很是好看。我当年第一眼瞧见她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给你们抢回来当媳妇。你啊,运气是真好。” 信国公虽不是偏心的祖父,架不住儿子儿媳们偏心啊,一个两个的眼睛长在头顶上,对于平庸的孩子自然看不起。 汤显不在信国公的跟前长大,纵然信国公有心护着,怎么护? “祖父一向有眼光。”汤显奉承着信国公,信国公乐呵呵的笑了,指着眼前的几大箱东西问:“里头都是什么?” “不知道呢,郡主没说。只说是些玩的东西,让我拿回来。”汤显也没来得及看看,这不是刚回家吗? 信国公一听就更高兴了,且问:“郡主是个有心人吧?” 这一点汤显同意,“是。只是孙儿什么都没有,想回馈郡主一番都拿不出手。” “不用,你有什么就给郡主送什么,用不着管那拿不拿得出手。咱们这位安和郡主是个能干的人,生财有道,又在 中得宠,自小到大,但凡好的东西,没有不到她手里的。 “要想跟 里拼稀罕物,咱们家可没有这个本事。因此,送给郡主的礼物只要是你的心意尽可。看看郡主,她也没送你什么稀罕的东西,不过是所到之处的一些土特产。但也让你长见识对吧,从前你想过自己能碰上这样一个总把你挂在心上的人?” 信国公是觉得,朱至事情做得实在漂亮,时常给汤显送东西,表明了对汤显的态度,虽然,好像,这应该是他们男方表现才对,但信国公没那么多讲究。 “郡主只是记得和我订了亲。”听信国公那么一说,不知道的怕是以为朱至心里有他了呢,汤显得纠正。 不想信国公理所当然的道:“这样不好吗?人最难得的就是能够牢牢记住自己的责任。记住了,就不会犯错。你觉得郡主和你相处也没有多久,你也不是那风. 倜傥的人,郡主跟你就见了几回的面,能是喜 上你?” 汤显一滞,有些事虽然早就心里有数,不过还是免不得难过。 “真喜 上郡主了?”反倒是信国公立刻从孙子的反应中得到了结论,他的傻孙子怕是真喜 上朱至了,因此在意朱至是不是把他放在心上。 汤显脸就更红了,喜 ,当然是喜 。 就说朱至的那张脸,谁能不见 起义,又有谁能想着这一张脸,还有那么多年对他的好,无动于衷,不会把这个人放进心里,由着她生 发芽,最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这不是 好的?你喜 郡主,将来你们成了亲,你也加把劲,让郡主喜 上你不就好?”少男少女的心思,要说怎么处理,信国公是过来人,也不喜 整那虚的,立刻与汤显出主意。 “会有这样的一天吗?”汤显不太确定,他这个样子怎么也不像是能讨朱至喜 的人。 “你会是郡主的未来夫婿,要是你这样都不能让郡主喜 上你,那你得想,是什么人才能得到郡主的喜 。”信国公 会忽悠人的,以为汤显占尽了天时地利,这样都不能让朱至喜 上他,嗯,应该也没有人能让朱至喜 是吧。 汤显眨了眨眼睛,对呢,他们会是夫 ,将来的 子长着,不急于一时对不对。 比起汤显在那儿被信国公所忽悠, 里头朱至反而催促着朱元璋麻利的让人选下黄道吉 ,让她和汤显成亲。 朱元璋、马皇后、太子、太子妃常氏、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一家子团聚吃饭,不料刚起筷子朱至就催着要成婚,一个个都傻了眼?朱至是那恨嫁的人吗?绝对不是的啊! 从本质来说朱至绝对不是那样的人,这着急成婚是怎么回事? “北元派来使臣,明着说是来应天与大明商量休战,自此再开互市,实则是打听虚实。这就意味着我们之间必有一场大战。”朱至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该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如朱允炆和朱允熥,左瞄瞄这个,右看看那个,不太明白为什么气氛那么凝重。 朱元璋轻咳一声,接过话道:“本来啊,你们回来了,这门婚事确实也得议起来,准备一下婚期,不过也不用那么急。就算北元真的进犯,也不至于让你去。咱们大明不缺将军。” 朱至对此眯起眼睛瞅了朱元璋问:“爷爷,您可想好了。大好的局势,不顺势为之,多可惜。” 所谓的顺势为之,不就是兵权? 朱至和朱雄英转一圈,威望自是不用说了,积累到一定的高度,若不趁势再多做点,岂不是白瞎了朱元璋一番良苦用心? 马皇后几乎没有犹豫的盯着朱元璋,朱元璋眼神有些飘,不敢和马皇后对视。 “此事先放一放。”太子终是明了朱元璋的困局,赶紧出言阻止朱至在这个时候继续要一句准话。 “也行。”朱至还能不知道她的婚事定下是为了顾全大局,要说现在定下婚期,决定什么时候成婚,不得问问马皇后和常氏?就常氏的反应谁都明白,常氏就朱至一个女儿,剩下的都是儿子,她能不想好好的办朱至的婚事? 太子不仅是为朱元璋考虑,何尝不是为自己考虑。 为此,太子适时的打断朱至的话。私底下他们再商量商量是吧。又不是非得今天决定不可。 朱元璋轻咳一声道:“说得对,食不言,寝不语。先吃饭。” 吃呗,朱至本来就只是将这个话题丢出去而已,至于接下来长辈们怎么商量,似乎不怎么归她考虑的呢。 朱至吃的高兴,其余人的脸 就不太好了。 一顿饭吃完,各回各家。朱元璋原本还想让朱至和朱雄英留下说说话,结果马皇后一记眼刀子甩过去,朱元璋乖乖的收回手,“回吧,回吧,你们也累了,回去早些休息。” 朱至当然没有意见,余光扫过马皇后的脸 ,估计朱元璋得要好好的应付应付自家的媳妇儿了。 “至儿才刚回来。” 朱至纵然有心,也没办法看到马皇后和朱元璋怎么达成共识。 倒是太子和常氏,朱允炆和朱允熥才回到东 ,当即就被打发了回房。 朱雄英和朱至也被赶出了院子,只不过这两位站在院子里,看着屋里灯火之下的父母,听着常氏焦急的声音。 “夫人莫急,莫急。”太子赶紧安抚常氏,并不希望常氏为了朱至的事焦急太过。 “我怎么不急?好好的一个姑娘家,非让你们当成了男孩来养。”常氏想到朱至刚回来,这就要准备嫁出去,越想心里越是委屈, 泣地坐下控诉道:“咱们就这么一个女儿,难道就不能想想办法让她晚一点出嫁?她才十三岁。” 常氏显然并不同意让朱至太早出嫁。 “她还什么都不会,也不知道嫁的人有多辛苦,我还想让她多快活几年。”常氏一片慈母之心,只想让朱至未出嫁前,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过几年好 子。 “将来她也一定会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太子觉得,朱至催促成婚,不过是想把一个女子必经的路走完,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全由她说了算。 定亲,成亲。相夫教子就别指望了,成了亲之后,谁也不会再指着朱至回来成亲是吧。 太子想到这一层,没能忍住的叹了一口气。 “话是这么说。她哪里知道嫁了人 本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见的全部都是陌生的人,还得要跟这些人相处融洽,一旦做错了事还会被人笑话。”说到这里,常氏实在没能忍住的扑到太子的怀里哭了,“我舍不得。我舍不得。早知道生个女儿还得嫁出去,我还不如全生了儿子呢。” 太子被蹭得衣服上全是泪珠,却也不敢避开,只好抱着常氏安 道:“咱们至儿跟别人不一样,父皇说了,给她赐下府邸。只要他们俩成了亲,立刻可以搬出去,什么婆媳什么妯娌,都不必考虑。” 此时的太子十分庆幸他们早有准备。 虽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朱至没有后顾之忧而准备的,但如今拿来劝说常氏也是十分有效。 常氏哭得眼睛都红了,听着太子和朱元璋竟然早有准备,没能忍住的问:“你们莫不是就等着至儿回应天成亲?” 太子差点把舌头给咬了,好在稳住了,连忙将事情推到朱至头上道:“都是因为至儿,回来之前她就提了。” “那也不能由着她胡闹。她一个半大的孩子哪里懂得成亲是怎么回事?”常氏想到这里就更心疼了,认准了朱至不懂事,他们当父母的不能由着她 来。 “我们这不是也没有定下,就是生怕她不懂事。”太子赶紧顺着常氏的话题,但凡只要事情扣不到他头上,怎么都行。 常氏立刻拉住太子道:“那太子跟我一道劝劝她。” 夹心饼太子!!! 他能劝得了朱至?再说了,这件事还有朱元璋在上头。 “娘,您就别费这个心了,好些事您又不是不懂,就别为难我爹了。嫁人,早晚是要嫁的。我也不像您 心的那样什么都不懂,只图一时痛快。”朱至听到这里明白了,她爹搞不定她娘。 常氏一般不对什么事发表意见,毕竟要是国家大事,她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要说几个孩子里,唯一常氏有正大光明的理由管的人,就一个朱至。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