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所有作者都会经历这么一个心理逐渐变态的过程吧。 或者叫做,死猫不怕开水烫的过程。 楚铭攥着他八万字的存稿开坑了。 这篇文和之前三篇文都不一样。不过之前三篇文,每篇文都不一样,所以读者一点都不惊讶。 即使文风不一样写作风格也不一样,但楚铭的文总会带有他显明的特点,现在即使换了古风,读者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楚铭的风格。 楚铭的风格,就是写一大堆 格丰 且讨喜的角 ,然后似 非 。 所谓似 非 的意思就是,读者们看得出,楚铭并非为 而 ,也不是故意发便当什么的。这些角 只是跟着剧情走而已,他们的经历和未来,都很符合他们的人设背景。 但是即使这样,看着还是让人很心酸。 楚铭大汉的开头,是意气风发的秦始皇巡游天下。 他用围观人的嘴,简评了这位华国第一皇帝。虽然评价中有许多贬低的一面,比如残暴之类,但是众人对其的敬畏和羡慕,也是毋庸置疑。 秦始皇的魅力,也毋庸置疑。 即使被人说是暴君,即使只有寥寥几段话,但是读者们仍旧为这个“始皇帝”着 。 不仅读者着 ,主角们也是。 两个专门被点名的少年郎,很明显今后有很大的戏份。 彼可取之代也。 大丈夫当如是。 一自信一谦卑,但从中折 出来的思想是一样的。 他们都羡慕着,并且期待着。 只远远的一眼,就在这两个少年郎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而这种子,将在接下来的 世中生 发芽,成长成参天大树。 …… “我有点不明白。”一读者发帖道,“写的是大汉的话,接下来就是 世吧?但始皇帝这么厉害,怎么 ?他才刚建国吧?” “我有不祥的预 。” “我也是……” “总觉得秦始皇会有点惨……”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要这么想。” “可是我只看了他一眼,就已经认定他是我的男神了啊大哭!男神不会有事的!” “也说不定。秦始皇厉害,但是秦二世没准不厉害。不过看太子扶苏在民间 有声望的,如果是太子扶苏继位,天下应该不会 才是。” “求别说,扶苏公子虽然只有寥寥几笔描写,但是我也很苏他啊。” “但是扶苏继位哪来的 世?总不会扶苏早逝没有子嗣,然后宗室皇位争夺天下大 吧?” “这个有可能, 合理的。” “这样我还是能接受的,虽然死得早,好歹是死后才出事,不算 到我男神。” “……楼上的要求已经这么低了吗?” …… 楚铭:图样图破。 你们都太 了。 历史向来比小说更加诡秘好吗? 楚铭在用浓墨重彩在读者中给秦始皇和公子扶苏圈了粉之后,就开始狂过剧情。 秦始皇莫名暴毙,在边疆的公子扶苏被伪诏 迫自杀,胡亥登基,称秦二世。 然后,就是秦的迅速衰败。 皇帝荒 不堪,权臣指鹿为马,百姓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起义。 随着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国四处被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点燃,变成了燎原大火。 而之前提过的两位少年郎已经长成了成年人,开始投身 世之中。 第74章 楚铭写文一向以后来发展出乎读者所料,因此被读者大批量寄刀片而著称。但这篇文,楚铭从标题上,就把第一部分剧透完了。 题目是大汉,那第一部分最终胜利者肯定是大汉。那么起义军中,最后国号为“汉”即为胜利者。 但楚铭就算已经剧透,但剧情在 彩程度上,丝毫不逊 于之前两篇文。 或者说,比之前两篇文看着更让读者投入。 这是另一个时空中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而历史,向来比人所编造的小说更加 彩。 楚铭在开篇就点了两个少年郎,这笔法一看就知道,这两人肯定是第一部分主角。 当所有人都以为,主角应该是项羽的时候,项羽跟随叔父起义,旗帜却是“楚”。 读者们有点慌。 这旗帜一打出来,就表明这是个失败者了啊。 那么,胜利者是目前还没有什么闪光点,让读者看了之后觉得完全粉不上的痞子? 项羽是什么人?他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妥妥的名门之后;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家四势“兵形势”代表人物,后世认定的军事家;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是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哀悼的悲剧英雄,真正的大英雄。 在楚铭那个世界,有无数人思及项羽一生,哀叹不已,并且有不少传世的诗歌描绘这一位大英雄。 那么在这个世界,项羽的人设更圈粉也理所当然。 相比之下,刘邦的人设就太逊 了。 楚铭描绘项羽的外貌,虽然长得很壮实,但形容多用赞美之词,别人看其相貌,也说此人很不一般。 再反观刘邦,额头高高隆起,胡须和鬓角很美(?),大腿上还有十二颗黑痣…… 女 读者简直要掀桌了,这特么什么鬼? 再来项羽虽然在早年学习之时,学剑学了一段时间不学了,学兵法学了一段时间又不学了。但是众人对其的评价,还是力能扛鼎,才起惊人。 而刘邦呢?他出身农家却不事生产,整 无所事事就知道做白 梦。读者们看到刘邦大摇大摆的去吕公家吃霸王餐,吕公居然还觉得此人很不错,把女儿嫁给了他…… 女读者哭了,男读者更哭了。 老婆是这么好娶的吗?他们现在去别人家吃霸王餐还来不来得及? 而且,刘邦起兵的时候,已经四十八岁了…… 四十八岁,在现代开始创业,都要说一句起步太晚,何况是古代?古代的平均寿命才多少? 而且这可不是创业,而是从零开始打天下。 人重耳虽然七十多岁才当国王,那也是他本来就是晋国公子,只要条件成 ,继承王位顺理成章。 而刘邦这是打天下,打天下还那么累…… 读者们表示真的很慌。 也有读者说,虎王陛下之前说过了,这本小说着重的不是人,而是“历史”。所以会不会这大汉的开国皇帝其实不是刘邦,而是刘邦的儿子? 他老婆吕雉不是长得很漂亮吗?儿子肯定会继承吕雉的基因,是个小帅哥呢。 楼下读者纷纷点赞,表示这个可以有。 楚铭看到这些留言都快笑哭了。 前两本小说是真的大众 派的通俗小说,即有一个主角从头到尾贯穿主线。 但这本小说就更接近“文学”范畴了。 它的主线不是人,而是事,是在这个时代发生的时。所以虽然他也有连接主线的“主角”,但主角并不是一直都有出场。 这是一本群角戏。 说实话,楚铭写的很忐忑。 如果没有大礼包送过来的资料让他琢磨人物,他自己光凭记忆动笔,就算要动笔,他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楚铭会像之前一样,选一个主角,然后只写主角身边的事。其他的剧情就一笔略过。 这样写要轻松许多,也不担心出错。 所以楚铭最开始就想写个汉高祖,写个汉武帝就得了。 但是现在他却采用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写法。 这种写法,是在死皮赖脸拜师上曰之后,师徒二人共同商量出来的。 上曰看了楚铭的人设和 纲之后,觉得写人物小说实在是太浪费这个人设和大纲了。明明已经有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底子,却偏偏只砍一小部分来写,上曰说自己会被 疯。 楚铭当时很没自信,他觉得这对他太高难度了。 上曰冷笑,这就是提升自己的时候,就是有困难,才有写。等你这一本写出来了,就没人会再说你是凭着肖总才出名的了。 楚铭纠结了一阵子,还是采纳了上曰的建议。 在这个时代,萧何、张良、韩信等等许多人物,都是楚铭 知的典故,千百年来一直鲜明的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刘邦的确可能没什么圈粉的地方,但他手下男神扎堆,楚铭就对张良敬佩的五体投地,对于这个才华横溢又懂进退识时务,最后是汉朝建立之后下场难得比较好的人之一的人十分佩服。 这些人,如果只是一笔带过,甚至只出现一个名字,楚铭也觉得,有点难以忍受。 他想把每个人都写下来,就像是历史演义小说中那样,即使有一条主线,但每一个阵营的人物,都是那么鲜活。 历史,是人的历史。正是这群 彩的人,才造就了这一段 彩的历史。 不过如果按照这个写法,楚铭估计就不是三卷,而是拆成三本了。 这个看编辑衡量,楚铭只负责写。comic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