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的声音戛然而止。 众官全都看向垂帘,看向后面那个女人的影子。 金銮殿上,太后向来很少直接与百官对话,每一次出口,要么是不涉及政务,要么事关重大。 许多官员微微低头,聆听太后的话。 第2420章 《别剑眉公》 太后的声音响起。 “虽说国君未亲政,哀家有专断之权,但哀家极少使用,不 与众 卿争权。不过,此事既然涉及到剑眉公的去留,哀家不得不开口。剑眉公乃是文臣领袖、军中豪杰,如同景国的一 天柱。若是剑眉公离开,景国必将动 ……” 方运却突然开口打断太后的话,道:“太后此言差矣,景国百年来最动 之时,便是蛮族南下,未有剑眉公,本相依旧率领景国上下跟随陈圣化身,击退来犯之敌。” “岂有此理!剑眉公在时,你都敢打断太后话语,若是剑眉公离开,你岂不是要捅破金銮殿!”盛博源直斥方运,怒发冲冠。 方运坦然道:“我认为太后所言无理,当然可随时进言。就如同你打断我的话,我也未恼羞成怒。太后请继续讲。” 众人都看到,垂帘后的那个人影轻轻一动,似是在深深 气。 许多官员顿觉兔死狐悲,当年柳山权倾朝野的时候,太后就是这般,大多数官员也是敢怒不敢言,谁知道没几年的好时候,就重现当 的场面。 众人看着方运,心中无比复杂。 许久之后,太后缓缓道:“盛 卿息怒,方虚圣不常上朝,不懂规矩情有可原,想必方相不会反复打断哀家之言。剑眉公虽有疏忽,但可罚俸三月,绝不可重罚。若是重罚,哀家与景君都不答应,太庙里的列祖列宗也绝不会答应!” 太后的声音掷地有声。 众人看到,方运似乎稍稍坐直。 金銮殿中再次恢复寂静。 即便是柳山在时,太后也没有说过如此重话,没有提到过太庙的列祖列宗。 许多官员同情地看着太后,内心开始挣扎。 方运突然问:“盛尚书,我现在可以说话了吗?” 盛博源冷哼一声,也不作答。 方运望向垂帘,道:“本相所参前两项之罪,人证物证俱在,有苦主签字画押,都已经带到京城。铁证如山,不容置疑。至于后两项罪名,你们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只有剑眉公本人说了算。剑眉公,本相问你一句,你离开之后,景国遭遇大难,柳山肆意妄为,你心中是否有愧?” “你……”盛博源 然变 ,心中暗骂没想到方运竟然是如此歹毒之人。 其他官员也没想到方运竟然如此咄咄 人,方运这是抓住了李文鹰心中有仁义,是真君子。 稍有正义之人遇到和李文鹰同样的事,心中都会有愧,毕竟在国家最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没有在,等于让景国战死更多的人。 方运这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几乎是在揭李文鹰心中的伤疤。 众人看着方运的背影,心中生起异样的 觉,现在的方运,仿佛恢复了与柳山相争的气势,也仿佛是当年柳山在先帝驾崩后,那种大权在握的霸道。 众人陆续看向李文鹰。 数息之后,李文鹰淡然一笑,已经没有丝毫的锋芒,乍一看只是一个平时就很和善的大儒。 “启禀方相,文鹰心中无愧。” 李文鹰的回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张破岳眉头拧成一股绳,曹德安面 一沉,所有支持方运的官员也面 难看。 反观盛博源等力保景君的大臣则眉开眼笑,恨不得赶走方运让李文鹰担任左相。 盛博源正要开口称赞李文鹰,哪知李文鹰再度开口。 “我李文鹰一生披坚执锐,沥血前行,即便在衣知世面前,也未曾垂眉。” 众官轻轻点头,同境界之中,文斗无人能胜过李文鹰,即便衣知世也是凭借不可思议的天资快速晋升,以文位和经义 住李文鹰。 甚至有人为李文鹰 到惋惜,若是李文鹰生在众圣世家,得遇全力栽培,将来恐怕是妖皇那一层次的人物,若能封圣,必然声震万界,不下于任何历代众圣。 李文鹰继续道:“从古地回到圣元大陆,我曾连续多 翻阅这几年景国发生的种种,反复观看各种文书和史家记录。最后愕然发现,即便我在,也无法像方运那样,领导景国战胜蛮族,无法 柳贼辞官。我之所以问心无愧,不是因为我不在乎景国战死的将士,不是因为我不在乎柳山为祸景国,而是,我相信方运,相信景国读书人,相信即便我不在,景国也依旧屹立在圣元大陆,不会被任何人灭国,也不会被任何人 并。这些年,以方运为首的景国上下,让我问心无愧,让我没有从古地回返后,看着山河国破,内疚自责。我微笑而去,也微笑而归。” 众人无不动容。 许多人看着李文鹰,心中暗叹,不愧是剑眉公,这等 怀,常人难及。 “所以……” 剑眉公缓缓说着,再次看向方运的武侯车,看向方运的背影。 “我依旧选择相信方运,选择相信每一个景国人。” 一些人暗暗松了口气,但盛博源等人却面 焦急之 。 盛博源正要开口,突然轻叹一声,没有劝阻。 没有人能 李文鹰做任何事,盛博源不能,太后不能,方运也不能。 李文鹰说完,转身向外走去。 众人眼前一阵恍惚,仿佛看到当年柳山被方运 得不得不离开的样子,但是,很快发现两人的不同。 柳山的步履沉重之中充 了悲切。 李文鹰的步履很轻松,很稳健。 柳山是离开的脚步。 李文鹰是选择的步伐。 直到李文鹰走出金銮殿,殿内也无一人劝阻。 没人能挡住李文鹰的道路。 “别了,剑眉公。” 在李文鹰的两脚踏在奉天殿外的时候,面朝龙椅背朝大门的方运终于开口。 方运始终没有转身。 李文鹰如同辞别老友一样,随手一挥,大步迈出。 随后,金銮殿中,响起方运的 诵之声。 济县学子江州郎,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方运 诵完毕,偌大的皇 广场上那个孤独的身影,发出豪迈的笑声。 武侯车上,狐璃轻轻为方运捶肩。 金銮殿里,张破岳眼眶微红。 倒峰山中,礼殿新任阁老姜河川站在圣院边缘,望向景国,面带微笑。 第2421章 尊礼复古 当天,方运与李文鹰决裂的消息传遍天下。 很快论榜上有人说,当天晚上,李文鹰已经抵达两界山,开始参与两界山之战。 论榜之上,掀起讨伐方运的声浪,有骂方运忘恩负义,有骂方运见利忘义,有骂方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骂方运为了权力连最基本的礼义廉 都不顾。 但是,大多数人都保持沉默。 还有一部分人则展开反驳,认为方运不是在排挤旧友,而是不想与他们争斗,所以提前将他们调离,避免以后难堪。 但是,无论如何,方运的文名遭到影响,许多人都认为方运做得太过分。 和热闹的论榜相反,景国的官场经历如此大的地震,一整天都静悄悄的,没有御史抨击方运,也没有官吏义愤填膺。 许多官员心中充 了矛盾,已经分不清方运是为了揽权排除异己,还是姜河川与李文鹰主动为方运让路。 但是,大多数官员心中都明白,这么做再如何不好,也比方运与李文鹰撕破脸皮好。 这是最体面的夺权之法。 第二天,一些小道消息从李府传出。 众人这才知道,在前些天,方运派人给李文鹰送去了许多宝物,其中包括圣体果等对半圣都有效用的神药。 一些为李文鹰愤愤不平的官员这才平复心中的怨气。 只是,许多人依旧觉得心里堵得慌。 景国本来已经有中兴之象,现在号称景国双璧的李文鹰和衣知世都离开了,单单一个方运能撑起景国吗? 很快,张破岳给出了答案,他在论榜上恬不知 地宣布,景国新双璧已经诞生,那便是方运与张破岳。 无数人笑骂这个滚刀 。 在李文鹰走后的第三天,也就是下一次朝会的前一天,左相阁透 了一个消息。 鉴于景国目前人心不古、世风 下,方运准备进行尊礼复古,要让景国变成真正的礼乐之邦。 此事当天便传遍景国官场,所有官员都在谈论此事,太后甚至连夜急诏辅相杨旭文和礼部尚书盛博源进 ,询问对策。 当天,许多官员甚至组成临时文会,专门讨论方运到底会提出什么样的尊礼复古。 一些老读书人喜极而泣,奔走相告,宣称方运才是孔子真正的继承者,不愧是天之门生,终于知道重视礼乐。 天蒙蒙亮,朝会如常开始。 太后与景君坐在垂帘后。 龙椅之下,两侧分别站着文武百官。 武官之首,赫然变成了张破岳。 在李文鹰辞任大将军之后,陈知虚大元帅竟然上书太后,请张破岳暂代大将军一职。 经历了与蛮族的战斗,景国各军序列已经有变化,但京军的变化最小。cOmIc5.Com |